NO.31│電視節目:觀看的方式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英國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2017)
上個世紀九○年代,在網路發明之前,還沒有圖文並茂的部落格、臉書,也沒有維基百科,路邊還看得到公共電話亭,手機尚未有照相功能,那個年代的人們所察覺到的世界,不見得只有腳下的土地——他們也想要認識他國的風俗,以及目光可及的星空。
「我要到紐約出差幾天,」劉主任放下電話,「一位朋友說那裡發生了大新聞,詳細情況還不清楚。」
「你一個人過去?」
「我們一起,採集資料。」
「好吧⋯⋯我吃完早餐就動身。」
電視媒體影響力的擴張,來自於相關工作者對事實的堅持、對社會和土地的關注,以及新的觀念帶給民眾的刺激與成長。電視螢幕從來不是「把真實世界縮小為人眼可一覽無遺的大小,投影在平面上」,它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絕不少於沒出聲的無數畫面。
製作電視節目的人能夠決定如何將資訊呈現在長寬有限的螢幕上;畫面、聲響則是電視獨有的語言,主動對觀者傳達訊息;節目進程間穿插的廣告又賦予人們更多想像空間。
今日的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虛實參半的畫面?無論觀眾是否同意,電視所呈現的就是人類如何想像的世界,它是一種觀看的方式,訴說擁有不同觀念、立場的人們如何觀看世界,還保存不同時代人們的的主觀意念。
然而,目前電視產業的結構,分眾市場消失,惡性競爭下造成內容的價值很難顯現出來。不光是綜藝節目、戲劇節目如此,影響社會甚鉅的新聞播報亦如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臺灣電視的從業人員也做出了各類嘗試,各種平臺的鋪設有利於電視臺發展出網路時代下的新商業發展模式,透過直播互動、社群行銷等,電視頻道也能有效提高各類用戶的觸及率。
觀察近幾年臺灣的電視市場,除了不少觀眾反應節目十年如一日,更充斥從中國、韓國、日本等地購買的電視劇集與綜藝節目,收看節目的年齡層也持續攀升。面對種種挑戰,臺灣的電視從業者也在不斷探索嶄新且獨創的路徑,以期保障市場經濟效益,同時能獲得與數位時代共同發展的契機。
現在的資訊多如繁星密布於雲端之上,作為電視工作者,每一步都要兢兢業業,禁不起任何閃失。時代一直在進步,數位化後一切都變得方便,然而揭露事實與提供正確資訊的本質不會改變。
當市場能夠輕易跨越國界的藩籬,各式各樣的商品都可能發展出有前景的小眾市場。面對激烈競爭,網路上百家爭鳴,而反映人類特性與環境的電視節目也正戮力於打造新巢穴,讓平臺結合技術,適應持續改變的觀看習慣。期許現代的電視工作者與觀眾們,結合新媒體的技術與思維,力求實現創意內容、多元平臺與團隊整合價值的疊加。
文字/浣虹 圖片提供/123RF(dziewu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