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9的文章

NO.30│從膠卷到4K技術進程

圖片
電影的起源 膠卷電影是從十九世紀後半的歐美學者陸續發表對於電影影像研究後,第一個具有電影結構之機器「圓筒式看片裝置」才由Reynaud改良Zoetrope後問世。今日電影實際的發展則起源於美國的Thomas Alva Edison和他的研究所主任研究員W.K.Laurie Dickson。 自從1895年第一部電影在法國公開上映至今,「看電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閒或動,而電影從閃爍、模糊、佈滿雜訊的黑白無聲電影,經過改良,逐漸走向平穩、清晰、層次與色彩分明的影像;電影的載體也由膠卷演變為今日的藍光光碟,並依放映方式的不同而有「數位電影」、「3D電影」、「IMAX」、「4DX」之分。 膠卷與4K的差異 從膠卷到4K,與全球數位化浪潮有關,科技的進步,自然影響到剪接的手法。傳統電影使用膠卷拍攝,由於膠卷是透過母帶拷貝再配送到電影院播放,顏色容易失真,經過多次播放與配送後也容易刮傷、產生髒點與囤積灰塵,並有變質、褪色、不易長期保存等問題;待數位技術發展成熟後,便應用在電影製作上,透過數位投影機放映硬碟裡的數位影片檔,影像不會因為不斷複製而劣化,品質趨於穩定,也不會受到沖洗、上膠等製程污染,體積更是大幅縮小,可以即時透過網路傳輸影片檔案供全球電影院同步放映。 因為新興媒材的出現,讓電影重新崛起,加上觀眾對於影片畫質的要求比以往更高,所以4K藍光的時代順勢而生。4K電影指的是解析度為4096×2160的電影,另外也有16:9的片源採用3840×2160的解析度,也可以稱作4K電影,是目前解析度最高的電影;但真正的4K數位電影是指用4K攝影機拍攝,再使用4K數位版發行並用4K放映機放映。也有部分4K電影是由膠片拍攝,再運用4K修復技術帶給觀影者更好的影像體驗。 2014年的年度史詩巨作──由克里斯多福 · 諾蘭執導電影《星際效應》,採用IMAX攝影機裝設膠卷底片拍攝,強調即便是膠卷拍攝的影片,也能呈現給觀眾完美的畫質,並在上映前兩天開放70mm以及35mm膠卷場次,期望觀眾從膠卷放映中找到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導演李安也曾說他喜歡放映機播放膠卷時的噠噠聲,以及傳統電影畫面上的顆粒感與閃動,但也期盼不同的數位拍攝方式,能讓觀影者輕易地進入故事裡。儘管好萊塢已開始使用4K甚至8K的數位電影

NO.30│影像敘事:蒙太奇

圖片
蒙太奇,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本是建築學上的術語,有構成、組裝的含義,運用到電影、電視上,則有剪輯、組合、連接的意思,也是常見的電影剪接手法:利用不同時空的鏡頭畫面組合,陳述故事與劇情,使電影呈現更豐富的敘事樣貌。著名的蘇聯蒙太奇大師愛森斯坦,提到將兩個或者多個元素合成一個具有全新內容的方法,就是其吸引人之處。 在作品《波坦金戰艦》裡,他將一頭石獅子與群眾暴動重複交叉剪輯在一起,製造出無產階級起義的暗示性意義;正因為有了蒙太奇,電影才從機械的記錄角度轉變為創造性的藝術。 蒙太奇的分類 對比蒙太奇: 通過鏡頭之間的對立或對比,達到突出畫面所要傳達的內容,及情緒等作用,例如,大腹便便的富豪飯後坐在沙發上,富豪按開關,吊燈亮,打手按開關,電流通過工人身體;富豪打個哈欠躺在椅子上,工人躺在那裡已死去。 平行蒙太奇: 通過鏡頭與場面、段落的並列,使它們相互補充襯托,從而使影片敘事沿兩條線索並行發展。這兩條敘事線索在空間上是間隔的,在時間上則是平行的。例如普多夫金的《母親》中,遊行示威的工人隊伍逐漸壯大與涅瓦河的冰層逐漸融化這兩組鏡頭之間不斷交切、平行描繪,傳達出工人階層「覺醒」的意念。 隱喻蒙太奇: 愛森斯坦的《波坦金戰艦》裡大屠殺一場戲中,組接在一起的三個石獅子的空鏡頭,從「睡」到「醒」再到咆哮而起,便隱喻著民眾的覺醒與憤慨。 交叉蒙太奇: 指通過把同時異地的兩個場面切成許多片段,互相交叉著組接在一起,從而達到吸引觀眾注意力、製造懸念的目的。隨著情節的進展,兩條敘事線索在空間上的間隔越來越接近,最終實現交叉並彙合成同一條敘事線,如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結尾時,導演透過控制鏡頭長度來營造追逐和救援場面的緊張感,劇情越到高潮,鏡頭長度就越短,加強了緊張的效果,成為影史上有名的「最後一分鐘營救」。 電影敘事結構的基本單位是鏡頭,一部電影就是運用蒙太奇手法,按照排定的情節、節奏,將單個鏡頭組合場面進而形成段落並最終完成的。不同內容的鏡頭經過嫁接,可以營造敘述、描寫、對比、 攝影結合雜誌拼貼  營造有趣的蒙太奇作品 蒙太奇除了運用在電影,也有許多藝術家運用在藝術創作中──攝影藝術家Kalen Hollomon便擅長將攝影與拼貼藝術結合,創造出充滿趣味的蒙太奇攝影作品,並藉此質疑社會規

NO.30│虛與實:第四面牆

圖片
影視創作、戲劇表演經常運用「第四面牆」的方式進行內容上的設定,讓演員將觀眾視若無物,彷彿虛構的第四面牆一般;但也有許多創作者嘗試打破第四面牆,讓我們以為抽離劇情的同時又將我們拉入劇情中,使之更引人入勝,例如漫威系列中角色反差最大的《死侍》、連播五季且大獲好評的Netflix原創影集《紙牌屋》或是勇奪第五十四屆金馬獎四座獎項的《大佛普拉斯》,都使用了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透過導演、主角彷彿正對著觀者的你解釋劇情走向或是他內心想法的口白詮釋,使我們毫無阻隔地融入劇情中,情緒隨之起伏抑揚。 第四面牆的源起; 更入戲還是更抽離? 第四面牆源自於古希臘時期的劇場。早期的劇場是觀眾位處三面,將舞臺包圍,而後不斷演進成為三面看臺且越來越高,讓觀眾可以更清楚見到表演者想傳達的寓意及內涵。後來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德尼.狄德羅提出第四面牆理論,對於劇場的第三面牆與第四面牆有更深的認知與區分。這概念演化到近代,在默劇裡被大量應用,卓別林的默劇表演便善於打破第四面牆而認知到觀眾的存在,後期更影響了多數的喜劇,透過肢體或是劇情闡述,讓觀眾對於劇情有了理解,進而帶出互動。 我們多少都有這樣的經驗:看電影時因為緊湊的劇情,徹底沉浸於劇情中;玩PS4賽車時以為自己就坐在賽車椅中蓄勢待發,腎上腺素激昇。即便玩家並非存在電玩世界裡,卻能身歷其境,這也是運用第四面牆的原理:螢幕好比一面與虛擬世界相連的牆壁,儘管身在牆外,但心已經穿牆進入虛擬世界,並且透過這樣的狀態使得玩家與遊戲的互動更為頻繁與入戲。這是電玩用來塑造劇情的重要手法。 精煉劇情帶出小人物的生命 哲學:看盡人生百態,仍要 活的淋漓盡致 多數優異的作品與導演,不時可見運用第四面牆的手法來為創作增色,以《大佛普拉斯》為例,因導演黃信堯與攝影師中島長雄都具有紀錄片及舞臺劇的基礎,再加上採用特殊口白論述劇情──而非傳統電影中由演員大量對白呈現──一再提醒觀眾這是一部電影演出,彷彿抹上卓別林的色彩,讓整部電影更增添趣味。 如同我們在看劇的時候,常想知道下一步如何呈現、下一個劇情與臺詞是由誰講出來的,即便是黑白色調,帶有紀錄片形式的風格與拍攝手法,搭配燈光師精湛的打光技術,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與整部片美感之呈現,在在吸引我們想追索出《大佛普拉斯》所承載的寓意,以至於你很難不被這部

NO.30│玩味千年古國藝文之美│亞洲印度文化節

圖片
今年十一月,由新北市文化局與印度愛樂中心聯手舉辦的「亞洲印度文化節」,以主題歌舞劇、展覽、市集、講座和遊行,呈現古國多元面向,引領大家一探距離臺北僅六小時航程的文明古國美麗又迷離的面貌。 吳德朗 臺北愛樂中心負責人,熱愛印度文化藝術,在臺灣致力印度文化推廣多年,2003年創辦「印度文化節」,連年舉辦至今已進入第十五屆,吳德朗研究印度文化藝術二十多年,熟稔全印度世界遺產和藝術文化團體,是促成臺印藝文交流的重要推手,去年將多年研究籌設成夢想印度博物館,為國人認識文明古國的知識寶庫。 「亞洲印度文化節」歷來受到新北市政府大 力支持。 印亞文化交會的國際節日 「亞洲印度文化節」活動起源為2003年,由臺北印度愛樂中心創辦人吳德朗與臺北縣汐止市夢想社區基金會蔡聰明共同打造的社區營造「臺灣印度文化節」主題活動為前身,開啟了跨越國界的藝術文化在新北市發酵的夢想,隨後在臺灣各地演出,獲臺北、新北市府文化局多年支持與協助,2010年由吳德朗編寫新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邀請印度表演團隊擔綱,將文化節活動飄洋至海外演出,獲得廣大迴響;其後,又將二次大戰被炸死的大象與印度教中可愛的象頭神(Ganesha)之神話傳說編成《和平大象》音樂舞蹈劇,由新北市北峰國小合唱團與印度 Awantika Art and Cultural Society表演團體、印度卡薩克、婆羅多以及當代舞與印度揚琴 Santoor大師等共同參與表演;近年吳德朗又將《少年奇幻漂流》改編成舞臺劇、《蝴蝶夫人》歌劇版改編印度音樂劇等,演出都相當成功。至此,大型戲劇演出成為每年印度文化節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2015年新北市文化局積極資助,擴大活動層面,把「臺灣印度文化節」擴大為「亞洲印度文化節」,邀請日本、中國、印尼、泰國亞洲各國代表和藝文團體參與節目展演,從2015年至去年,總計邀約超過兩百位表演藝術家參與「亞洲印度文化節」活動演出,盛況空前。印度文化節活動發展至今,已是印度當地政府和文化局以及藝術表演團體相當重視和積極參與的年度盛事,亦成為亞洲國際人士心目中最重要的印度文化朝聖節日。 亞洲重量級藝術家  齊聚匯演 「臺北印度愛樂文化中心」暨印度文化節創辦人吳德朗表示,「印度是一座文化的寶庫,

NO.30│共噪時代 修復社會的雙向告白│DJ朱玉娟的廣播簡史

圖片
過去獲獎不斷的朱玉娟,當年立志成為廣播人的心願早已實現,2018 年九月底,再度榮獲第五十三屆廣播金鐘獎的肯定,以「青年轉動全球」勇奪企劃編撰獎。 朱玉娟 教育電臺主持人,新聞記者起家,後轉往電臺服務,擔任節目主持人,迄今榮獲各式獎項,包括:100年社會關懷節目獎、102年卓越新聞獎、103年廣播金鐘獎、105年廣播桂冠獎、107年廣播金鐘獎。期待透過廣播主持,肩負起媒體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藉由傳播知識與資訊,賦予聽眾生活與知識的力量。 朱玉娟(右)榮獲100年社會關懷節目獎。 每天讀報練口條 只為實現 DJ夢 朱玉娟指出,從小沒有字正腔圓的說話習慣,為了一圓DJ夢,從國中起便努力爭取各種演講比賽,大學亦修習新聞系,對她而言,每天努力地讀報紙、矯正發音、訓練聲音表情,學習電視臺主播的口條,只為有朝一日如願成為廣播人。 回憶起當年剛入行時,由於新人經驗不足,初試啼聲卻是糗事不斷,朱玉娟笑談當年訪問立法委員的青春往事,談起對廣播的機器操作還不熟練,「1、2、3⋯⋯喂、喂、喂」試了老半天,渾然不知剛剛的試音,竟然都播了出去!當時,立法委員目瞪口呆地望著她,朱玉娟還一度以為麥克風還在試音階段,等到發現早就為時已晚。 談起新人時期啼笑皆非的糗事,卻也是累積實戰經驗的重要養份。經過兩年在臺北電臺做新聞節目的實戰經驗。1995年,朱玉娟轉戰警廣當記者,一待就是十三年。 十三年的新聞採訪經驗,使她學到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對邏輯思考及臨場反應能力的增強有很大幫助,從提出關鍵性的問題來驗證、剖析事件、提供完整的新聞見解,將近五千天的採訪點滴,更轉化為進步成長的動力。 然而,忙碌的採訪工作之餘,朱玉娟發現無法更進一步思考新聞背後的原因,這份無法發揮媒體社會影響力的無力感,也奠定未來再度回到夢想的初衷,期盼透過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力,不只帶著聽眾前往事件現場,更能深度發揮研究精神,藉此彙整各方的意見,提出中立客觀、具有建設性的觀點。於是,她毅然揮別十三年的記者生涯,轉至教育電臺服務,一圓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兒時夢想。 轉型圓夢 舞臺更寬廣 當年DJ夢期盼陪聽眾聊天、播放音樂,這兩種是她最初想當廣播主持人的節目類型,不過,每當節目播出後,快節

NO.30│乘著音符,將愛傳出去│長笛演奏家華姵的跨界歷險記

圖片
長笛演奏家華姵接觸音樂從四歲開始,直到讀國立藝專時,才立志成為長笛演奏家。自稱出身小康家庭,學成歸國之後,從教學走向跨界領域,至今已分別榮獲金曲獎、廣播金鐘獎。 華姵 四歲開始習樂,國立藝專畢業後赴法,取得法國巴黎師範高等音樂院長笛及室內樂雙碩士。返國後跨界發展,除了演奏、教學以外,更走入創作、主持節目,曾以《山中的上帝》獲第二十八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也以「子雁&華姵」獲得第五十一屆廣播金鐘獎非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 華姵與長榮交響樂團合作長笛協奏曲演出。 留法歸國 實現演奏家心願 華姵從國小、國中皆就讀音樂班,就讀國立藝專的時期,正巧遇到的音樂老師皆為留法的音樂學者,從此種下赴法深造的長笛夢。 回憶起當年立下演奏家夢想的華姵,當年與父親前往國家音樂廳欣賞老師的演出時,父親有感而發地說:「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為了完成父親的心願,遠赴法國攻讀雙碩士回國,立刻登上國家音樂廳舉辦演奏會,一圓家人的願望。 在法國一共待了五年,華姵修習室內樂及長笛雙碩士,回國後的前五年,她一直在古典音樂圈,每天在琴房從事教學工作。企圖心強大的她,憶起出國留學前,期許登上國家音樂廳的夢想,在回國後已如願實現,為了使人生有所不同,再度給自己下一個挑戰──進軍跨界的目標。 華姵從音樂老師轉型進入跨界領域,除了受到法國藝術走大膽路線,相較之下,東方思維保守之外,選擇跨界的重要關鍵,是老師曾經告訴她:「技術可以給,但音樂要靠自己。」這句話在腦海中不停迴盪,因此,她拋開古典音樂圈的輝煌過去,重新歸零,調整步伐,從零開始。 另一位支持她在跨界領域勇往直前的貴人,便是已故藝人高凌風先生。華姵回憶起當年還在當音樂老師時,和他在華納威秀合作一場演出,表演結束接受主持人訪問之後,高凌風關心問起,未來是否打算朝向跨界發展?沒想到她回答Yes,他語重心長地奉勸她:「若依剛剛訪談的想法,還是回古典界當老師較好。」 原來,高凌風期盼她丟掉過去的包袱,清空自己,重新迎接新的生命,才有力氣全心朝跨界邁進。華姵深受鼓勵,因著這句話,她勇於邁開步伐,朝向廣播、舞蹈、戲劇等領域嘗試,挑戰全新的未知領域。皇天不負苦心人,如今靠著多年來的努力,終於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從以往熟悉的音樂領域,跨足到舞

NO.30│被隱藏的藝術:用善與美串接生活│雕塑家李光裕的心靈投影

圖片
「要談靈感的來源,就要由我成長的環境說起。」這個夏天,李光裕長時間把心力放在他的藝術花園,被日頭曬到黝黑的面龐,兩眼顯得更加有神。 李光裕 1954年生於臺灣高雄市,在臺灣完成學院雕塑訓練後,負笈西班牙聖費南度皇家藝術學院及國立馬德里大學美術學院研習西方雕塑技法與理論,師承著名雕塑家托雷多。學成歸國後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直至2006年退休,創作至今。曾受邀於紐約、威尼斯、西班牙、奧地利、日本、新加坡等全球多地舉行展覽。臺灣三大美術館包括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及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其多件作品,臺大醫院捷運站、市民大道及高雄大學亦可見其多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 「我是高雄人,深深受到臺灣藝術轉換的影響。」臺灣藝術史,其實就是一篇政治變遷的寫照。臺灣最早由清朝統治,閩南文化跨海植根,直到現在,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建築物,保存著閩南建築風格。寺廟裡源自唐三彩的交趾陶、佛像、壁畫,都留有先古鮮明的足跡。 隨著日本人統治臺灣,藝術也逐漸轉換。「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全盤西化,幕府勢力快速衰退,由天皇主導國政。」所以日本沒有轉換期,直接向德國學習,同時也承襲了帝國主義的霸氣。當日本人到臺灣後,也把這種西方的藝術風格帶來臺灣,當時著名的畫家,陳澄波、李梅樹、陳植棋、李石樵、李澤藩等,都以西方的畫風著稱。李石樵被譽為臺灣第一代西畫家,有「畫家中的畫家」之稱。 日本有很長一段時期施行鎖國主義,所以日本傳統的畫風,仍然可以看到色彩鮮明的唐宋文化。西方文明是一脈傳承演進而來,沒有什麼衝突的問題,但是日本卻有它原本的傳統文化,西方藝術是後來才進入日本的,這就容易產生一種矛盾。但是日本卻能夠讓這兩種文明相互包容,不因為西方藝術進來後,就全盤否定了傳統的文化,而是讓兩者和諧並存,同時不反對兩者的融合,於是它們就有空間,很自然的自由發展。浮世繪中描繪人物的手法,有中國國畫的筆鋒線條,但是用色對比,卻有西方的大膽豪放,和中國傳統用色有別,可以看出日本東西融合的軌跡。 接著國民政府來到臺灣,大陸中原的文化藝術,也一股腦的在臺灣落地生根。「我在小學時候,開始畫畫,啟蒙老師是外省人,畫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山水花鳥,也學習書法。」直到進入國立藝專,才開始接觸西方繪畫技法和雕塑。「這些傳統的技巧,其實對我有很大的影響。」

NO.30│家常好味在阿生

圖片
氣溫:26 度。秋意已濃,休肝日帶著空腹逃亡。 將自己扔在阿生小店,周圍一人食、二三人共享、或十幾口大家庭都有。 一桌澎拜宴饗飽暖脾胃,不經意間扒上好幾碗,探出玩心,邊吃邊聊,嘴角都是家鄉的味道。 朱振藩 臺灣美食家、作家,醉心於美酒佳餚,屢屢受邀至各地演講、品評、參訪、交流,有「現代食神」「臺灣首席美味鑒賞家」等封號。長年在報章雜誌撰寫專欄,著作多達數十本,以飲食類為大宗,近作有《金食為開》、《典藏食家》等等。 有「天下第一流人物」之稱的范仲淹,文事、武功均高人一等。他在〈岳陽樓記〉所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句,固然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不歇,不過,他另一句話,對飲食界而言,反而更為重要,亦即「常調官難做,家常飯好吃」,已成至理名言,不知不覺中便能琅琅上口。 所謂家常飯,乃「日常在家所食,藉以果腹者也。其肴饌,大率為雞、魚、肉、蔬」,其好吃的關鍵,首先是取材,其次是技藝。在取材上,必用當令且量多者,故「物美而價廉,眾知而易識」;而在製作時,即使是家常小烹,也絕不馬虎。如此慧心巧手,難怪津津樂道,一再念茲在茲。是以「媽媽的味道」「阿嬤的味道」,才能撫慰人心,長留內心深處。 新北市我吃過最滿意的飯堂,總共有兩處,其一在新店,其二在永和。前者已歇業,就滋味而言,後者勝前者。其能如此,在於割烹精且料理簡單,重食材原味,妙在「看似尋常卻奇崛」,讓人驚羨不已,一上口便愛煞,隨即一掃而空,其誘人竟至於此。 此處菜單將近五十道,內容平易無奇,處處可見;稍特別的料理則寫在黑板上,約二十道,主要為魚、蝦、蟹以及當令食材。菜名雖然一樣,手藝硬是高明,而且清雅有致,頗合清代食家袁枚所言「並無山海奇珍,不失雅人清致」,「味濃則厭,趣淡反佳」,是以其原汁原味越探越出,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每回造訪必點菜色,有蔥花蛋、絲瓜炒蛤仔、青蒜肉片(或鯊魚)及魚一尾。此間蔥花蛋做法類似鐵鍋蛋,外部焦脆,內軟而柔,整體渾圓,僅加蔥花數點,形美馨香,耐人尋味;絲瓜炒蛤仔(註:可要求不加蚌)脆滑甘美,湯汁鮮清,可連湯飲用。 紅糟肉及油蔥雞腿亦得我心。前者外觀粉紅,肉香濃郁,搭配著青蒜及蘸醬吃,嚼來帶勁兒夠味;後者皮爽肉活,細嫩且帶香脆,油蔥味十足,令人印象深刻。 麻油炒的腰花或豬頸肉皆甚佳。腰花刀章極佳

NO.30│水下文化遺產的保存先驅│臧振華的考古之路

圖片
臧振華是國內最重要的考古權威,也是中央研究院唯一現任考古界院士。「考古,是一個解謎的學問,要回答千百年前的遠古問題。」臧振華說道。三十多年來,他從事陸上考古挖掘及水下遺址的發掘,研究著重於臺灣和南島語系的史前考古,對於史前史與文化資產相關法令的發展與變遷,有著不可斗量的貢獻。 在眾多的計畫與研究中,十三行遺址的挖掘可以說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十三行遺址的挖掘,是臺灣考古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臧振華回憶道。在國內保存意識尚未高漲以前,十三行遺址原本是作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場址。在開挖的過程中,工程單位意外發現了遠古時期的文物,自此吸引了大量的社會關注。 「身為研究者,我們必須夾在政府與社會團體中間進行溝通;更急迫的,是我們必須趕在工程破壞之前完成搶救,時間壓力相當的大。」臧振華說道,各方的呼籲與出面,再加上學術資源的投入,終於促成十三行考古遺址的保存,讓十三行遺址成為北臺灣最具有教育意義的考古遺址。 除了陸地上的考古遺址,近年來,臧振華也致力於水下考古。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公約,要求各國針對國內的水域進行研究調查。「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世界各國也因此開始動起來。探索水域中的文化資產。」臧振華說道,作為兩岸與東亞水運的交通節點,臺灣的水域其實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資產。 2004年,我國公布了《國家海洋政策綱領》,開始重視海洋相關的研究,其中,水下文化資產也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曾經在美國學習過水下考古的他,義不容辭的承擔起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一切從零開始。考古的人不懂潛水、潛水的人不懂考古,我們於是花了很多時間培訓專業人員。」臧振華說道,水下遺址的發掘是一種陸上田野調查的延伸,但因涉及複雜的水中環境因素,需要借重很多現代科學儀器,可說是非常艱辛的工作。 面對一個沒有任何基礎的大工程,臧振華陸續從澳洲、美國、歐洲,延聘專家前來訓練國內人員,組織團隊展開研究。「我們現在發現水下的目標物高達兩百多個,有些是沉船八十五艘、甚至還有一些建築物。目前的工作是針對這些沉船進行年代的鑑定,已經了解的只有十八艘,最遠早的可以追溯到宋代。」臧振華振奮地說道,水下文化資產的意涵其實相當豐富,研究團隊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這些文化遺產進行列冊,再劃設保護區,將沉船點以及其周圍進行保護,減少漁業和軍事活動。201

NO.30│從每日一字到智慧書寫│張炳煌的E代水墨

圖片
書法是國字的美學表現形式,是所有中國美學學習者的必修課程,張炳煌先生如此深信著。1981年開始,張炳煌開始在電視三臺聯播主講「中國書法」、並且長達二十餘年擔任「每日一字」標準國字執筆書寫者。他的筆畫、聲音、與節目製作,是臺灣中生代共同的電視回憶。 張炳煌對於書法的興趣起源自初中,一路上靠著自己的摸索,累積對於字帖的認識。從世新大學的電影相關科系畢業之後,他開始在日本從事貿易相關工作。朋友發現他在書法方面的才華,幫他在日本的百貨公司藝廊舉辦個展。因為非正統的學習經驗,張炳煌的書法有其獨特的韻味,使得他的作品在日本受到歡迎。 就在張炳煌逐漸辭去貿易的工作、準備開始以書法維生的時候,臺灣正悄悄地興起了國字的文化革新。1980年代,華視電視臺開始規劃一系列傳統藝術相關的的電視企劃,時任中華書法協會的理事長程滄波先生推薦了張炳煌。由於擁有多媒體的經驗,張炳煌與電視節目製作人一拍即合,推出了「中國書法」節目,開始在電視上講談中國書法的美麗與曼妙。「如果要振興臺灣的書法,電視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張炳煌說道,接下節目之後,他堅持以電影的製作手法來做電視節目,受到公司高層、乃至於當時新聞局的賞識。 2000年之後,隨著電視的逐漸沒落,「每日一字」最終也難逃停播的命運,但張炳煌對於書法、國字的熱忱,仍持續帶領著他。「我的學習之路其實不正規,大多是靠著自己摸索出來的。一路走來,我浪費不少時間走冤枉路,但這也讓我對於書法的學習、教育推廣特別有興趣。」張炳煌說道,2000年開始,他發現電腦科技的魅力,因此決心投入書寫數位化的研究工作。 「當時我對於電腦其實一無所知。我找了資訊工程的老師,他們其實對於書法一竅不通。跨領域結合的開始其實有些雞同鴨講。我們也找了許多國際上的文獻,但發現中文字實在太特別,以致於相關研究的成果付之闕如。」張炳煌說道,研究團隊在一開始遭遇了許多困難,經過六年的時間,才終於開發出以磁性為主的核心技術,讓電腦能夠判斷筆畫的粗細,成功推出「e筆書畫系統」。 「核心技術完成時還沒有平板、iphone、智慧型載具的科技。」張炳煌說道,「e筆書畫系統」開發之後,科技的進步卻沒有停止,研究團隊不得不進行多樣的改良與整合。幸運的是,四年前開始,張炳煌結識了蘋果代理商STUDIO A的老闆郭臺強,共同思考將Apple Pen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