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萬新鐵路從萬華出發,最終開往新店,隨著車站人潮的改變、經營使用上的效益而時有增減,名稱也因執政者替換而不時變動著。
何文賢
現為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學程召集人 、景美文化史部落格創辦人。在社大開設走讀文山課程分享研究心得,輔導文山學研究推廣社團培育地方導覽人才。專長為文山區特色導覽路線的規劃與導覽,擅長以點線面的串連有系統地介紹地方發展歷史。
萬新鐵路建造於日治時期,在1921年通車,由當時民營的臺北鐵道株式會社所經營。由於大文山區的煤礦、木材、茶葉等資源興盛,日本政府為有效提升貿易經濟而興建這段鐵路,並無預期會成為民用交通工具。與此同時,考量烏來山區偶有泰雅族反抗騷動,此段鐵道興建對於執政的日本政府來說,是加速派兵平定的手段。
沿著舊鐵道的軌跡聽故事
整個萬新鐵路其實差不多就是現在的汀州路——這條我們都頗熟悉的路線,從基隆路切進汀州路四段二十三巷後,才接續到羅斯福路五段、六段,而後進入北新路。日常熟悉的要道昔日竟是鐵路,令人驚奇!從現在位於艋舺大道上的萬華車站出發,沿著汀州路到莒光路口,便是當時「崛江」站的位置;不過這個相距五百公尺的驛站,僅作為貨運站之用,並沒有提供載客服務。
順著汀州路再走下去,來到南海路交叉口,便會遇見這條鐵路的第一個招呼站「馬場町」,後來改稱為「和平」。當時的萬新鐵路火車站,依據人潮多寡去規劃每一區間站的等級認定,分為一等站、三等站、簡易站及招呼站,共四個等級,車站的規模與人員配置也因等級而有所不同。有趣的是,車站的等級認定,會依據車站人潮的興衰而調整,並非固定不變。
再往下走,便來到「螢橋」。螢橋名稱的由來,源於此處木橋附近,夏季有許多螢火蟲出沒,成了當地居民的生活雅緻,雖然後來因城市開發而使這美麗的景緻消逝,不過卻也留下令後人充滿幻想的地名。沿著舊鐵道的痕跡,從汀州路上,來到河堤國小旁的小巷弄口,才會遇見它的下一站「古亭町」。
|
再往下一站「水源地」的途中,會經過「仙公廟」站,不過這個招呼站在萬新鐵路尚在營運的時候,就因使用效益考量,於1945年廢止。當時的「水源地」車站,位置則座落於現今公館商圈汀州路與思源路交叉口、自來水園區附近,中期更因帝國大學(現在的臺灣大學)創建,而逐漸變成學生的通勤工具,也因為人潮的增加、穩定的人流,使它從原本的簡易站升為三等站,成為當時數一數二的大車站。接著來到基隆路口,也就是現在寶藏巖入口附近的「公館」站,當時此站因為商圈重心轉移、人潮變少,在1963年被降為簡易站。位於現今人潮熙攘的公館商圈中,這兩個舊車站都樹立了遺址告示牌,下次來到這,不妨慢慢散步,尋找往日繁華的遺跡吧!
接著往景美新店的方向駛去,從汀州路轉接成為羅斯福路五、六段。「十五分」是接下來的車站,也是萬隆的舊稱,至於為何被叫做十五分,根據資料得知,也是與來臺開墾、定居成家相關聯,不過究竟該使用清朝文獻中的十五「分」、還是日治後期的十五「份」,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解答。
與三等站「景尾」站中間夾了一個短暫出現過的車站,它叫做「製罈會社前」,後被改為「製瓶會社前」,於1936年興建,二戰結束後沒多久就被廢站了,只使用不到十年的時間,按照此名來猜解,可知道是當時製作瓶子的工廠前方。我們似乎可以勾勒出當時的庶民生活樣貌,被改為景美以前的景尾,名字起因也是與農作開墾相關聯,其實是由「梘尾」而來。「梘」是一種灌溉設備、是跨越瑠公圳的水橋,而新店大坪林被視為梘頭,過景美溪才為梘尾,後來又因梘字少見,日治時期就直接改成「景尾」了。
接景尾之後,是萬新鐵路兩個較小的招呼站,分別是「二十張」及1936年才設站的「公學校前」,此時已從羅斯福路接到北新路,再來便是簡易站「大坪林」、招呼站「七張」,最後則抵達終點站三等車站「新店」。在1931年,延伸三百公尺增設了「郡役所」接在新店之後,旋即在1945年廢止。當時的萬新鐵路除提供一般民眾搭乘,學生通勤族也佔了很大的比例。當時位於七張的北一女分部,為了配合火車時刻表,方便學生準時上下課,甚至還將課程順延呢!
整條鐵路的車站名稱,基本上依據二戰結束前後作為分水嶺,分為日治時期使用的名稱與國民政府來臺、臺灣鐵路局接手後的改名。除了萬華,是日本政府在1920年的「街庄改正」計畫就已經依據發音及日式漢字將艋舺改為萬華,其餘站別包含「馬場町」因為鄰近和平西路改為「和平」、「十五分」改為「萬隆」、「景尾」改稱「景美」,都是1950年以後所變更的。這些小細節,也能看出地方文化、及時空歷史的流動。
|
票價制度的變化
現在搭乘公車,依區段分段收兩次車票,搭乘捷運也依站距而有票價的不同,但你可知道,這個票價制度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唷!總長僅十餘公里的萬新鐵路,可是經歷過三種收票制度!最初是依里程去收取不同的票價,後來改為劃一票價,也就是說你從萬華搭到馬場町跟萬華搭到景尾的票價是一樣的——全票一塊錢,兒童及軍人則為0.5塊錢,不用想也知道必定引起一陣民怨;而後1960年,隨著臺鐵調整票價,全票票價分為長程及中短程(同時依然有兒童票及軍人票);1963年又改成與現在公車收費制度一樣的兩段式收票,乘車分界點為萬隆站,而萬新鐵路也是臺鐵首度施行區段票價的地方。
不過前面有提到萬新鐵路的車站有大小站區分,人員配置也有不同,像是簡易站的站務員,除了要處理驗票等票務以外,還要操作火車進站作業等職務,常有分身乏術的時候;雖然稱為簡易站,但並不表示搭乘的乘客寥寥可數,所以總是會有頑皮的小孩趁縫鑽隙搭霸王車,這也是在與地方人士回味時,會相互拿出來手舞足蹈描述的小故事呢!
景慶火車站。 |
當時的熱門打卡景點:碧潭
風靡古今的碧潭,因為景色明媚,曾票選為八景十二勝,加上富有特色的香魚料理,帶起周邊交通的熱絡與老街繁華,對日本人來說是最流行的必訪景點,換成現在來說,大概就是網美搶著去拍照的地方吧。 1950年代,美國的白雪滑水團來此處表演,更造成大轟動,可說是萬新鐵路的歷史巔峰!當時許多民眾為了爭睹滑水團的風采,大人小孩紛紛跳上車廂車頂遠眺,可說盛極一時。
影像、畫作、文字 多元的記憶保留
當年流傳的七字仔歌,描述了搭乘萬新鐵路的景況,從公館上車,一路搭乘到碧潭、新店,俏皮地描述了沒驗票、車程長短、碧潭吊橋,景象著實逗趣呢!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珍藏記憶,關於萬新鐵路的樣貌,也靠著不同的文人雅緻,而讓我們有豐富的物件可遙想當時的模樣。早期的相機屬於高價位奢侈品,只有像醫師這類職業的人,才能隨意攝影。目前景美一帶照片多數由當時的兩位醫師——張傳生、吳志榮——所攝影,他們也無私地將照片分享給後代欣賞。除此之外,擅長描繪臺灣庶民生活的畫家林晉(1947年),也曾繪製一幅〈新店火車站〉,生動地描繪出當時光明路前喧騰的車站、碧潭河畔的渡船,甚至可以看見從彼岸煤坑船運而來的煤礦、岸邊工人挑著煤礦到車站、集合成一堆又一堆的煤礦堆,煤堆被挑上火車準備載走──這些古早的生活樣貌,讓人感到新鮮有趣!
曾就讀臺灣大學的詩人余光中,則透過他的筆力,寫下與萬新鐵路的回憶情懷。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中描繪,「當時年少,我曾在夜裡踏著軌旁的碎石,鞋聲軋軋地走回家去,有時索性走在軌道上,把枕木踩成一把平放的長梯。時常在冬日的深宵,詩寫到一半,正獨對天地之悠悠,寒顫的汽笛聲會一路沿著小巷嗚嗚傳來,凄清之中有其溫婉⋯⋯」,透過詩人的文字,彷彿也能感染當時靜謐無染的月夜。
隨著科技進步、影像數位化,我們擁有更多元便捷的方式去了解過去的歷史,除了國家文化資料庫以外,臺灣交通鐵道影像,一支以影像紀錄臺灣文史的影音頻道,於2014年就如實地從萬新鐵路的起站萬華車站出發,按著鐵路舊有路線,以開車的方式完整錄製了一段影片,跟著鏡頭彷彿也搭上舊時光的那班火車似的!
位於同安街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前身為日式料亭,恰巧位於萬華與公館的中段,不論是搭乘火車或是渡輪,乘客常常會來這個中繼站吃飯、聊天休憩,因此在這段歷史中,也扮演著不可抹滅的角色。紀州庵曾於2015年年底、適逢萬新鐵路拆除的五十週年,策劃一場〈一條鐵路,串起臺北城南的老記憶〉的展覽,邀請不同藝術家、創作者以不同方式去呈現對萬新鐵路的意象,會場入口直接搭建成當時車站入口的樣子,令人有時光錯置的感覺。現場除了詳細介紹萬新車站歷史、陳列各式民眾提供的老照片,並且播放〈軌道傳說——CK101的復活〉,將鳴笛的蒸氣式火車英姿再度呈現在眾人面前,值得一提的是, CK101車頭至今還完整地保留在彰化扇形車庫中。
〈一條鐵路,串起臺北城南的老記憶〉於紀州庵展出時以萬新車站做為入口裝置意象。 |
地方文史延續流傳的必要性
雖然不如瑠公圳那樣知名,萬新鐵路卻也親身參與了萬華、公館、景美地區的庶民生活,這些區域的經濟運作、人民的生活日常與娛樂曾依賴著這條鐵道,對於地方文化歷史來說,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來自外地的何文賢提到,對於大景美區的地方歷史越深入瞭解,就越有感情。因此他致力推廣,從設置景美文史部落格,到在文山社區大學講課,現在更著手培育年輕講者一同加入地方文史的推廣,並規劃多元的地方文史導覽路線,為的就是讓民眾與土地做更深刻的連結──畢竟今日的生活樣貌皆是過去一點一滴累積而來。在國外旅遊日漸興盛的同時,也應回頭好好欣賞這個近在咫尺的臺灣文化歷史,將這些光陰的故事留存在每個臺灣人的心中!
文字/楊曉蓉 圖片提供/何文賢、景慶社區發展協會
線上電子書 ⏩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