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跟著熱血料理人逛市場 堆砌生活美好滋味:索艾克(Soac)

●文、 攝影 |方心逸 ●部分圖片提供| BIOS 「當造訪一個異地,想了解在地飲食文化,到傳統市場走一趟就知曉了。」跟著料理人Soac逛市場,聽他娓娓道來個人的市場學。 索艾克是臺灣的料理人,以料理行腳的方式煮遍各地美味,當初會踏入料理世界,純粹是因緣際會,他自述:「我沒有家族料理淵源,小時候很愛看烹飪節目,但從沒想過自己日後會與烹飪產生這麼緊密的關係。」畢業於資訊管理系,索艾克一開始從事平面設計,不久後到烹飪教室工作,這一待就是四年,讓他對料理產生濃厚的興趣。 料理之魂緣起不滅 務實的他認為這個興趣可以成為收入來源,全心投入是很棒的事。一開始,因為不熟悉廚房,連肉的生熟都不知如何判定,從對烹飪這件事偶感挫折,到懂得刀工、角度、溫度調整,體察到料理是一門技藝與科學,他開始從生活中融會貫通。舉例來說,索艾克認為所有的烹飪都可以是科學,連肉在 60 至 70 度的溫度下會熟,都可以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肉在變熟的過程中,會慢慢緊實,排出湯水,也有人說肉要炒到上色、焦糖化、鎂鈉反應 …… ,講到這裡他笑了:「再講就太深入了,其實只是想要說,溫度與烹調方法與食材的化學變化有很大的關係,以甜點類來說,把蛋跟麵粉等材料打在一起這件事情,也是昔時人們用生活經驗去驗證的,廚房就像進行各種課程的場域,但都需要時間的堆砌。」 他在烹飪教室的幾年間,規劃了各種食材與企畫,與各國廚師的料理方式交織,對他而言,很多廚師也許是很嚴謹的,一生懸命地貢獻自己的全部在烹飪料理上,但他看待料理的方式卻是內化為生命之輕,他說:「我沒有那麼偉大的志業,只想與大家分享:做菜真的很好玩,可以拉近家人與朋友的距離,將大家自然而然地緊繫在一起。」 傳統市場魅力 環保 X 新鮮 X 市價觀察 索艾克自認不是天才料理人,味蕾不是過分敏銳,他認為廚師是廚房的魔法師,能為食材做最後的加工,增添氣味,但前提是要拿到新鮮的食材,廚師才能有所發揮,為料理呈現最合適的樣貌;買到品質不佳的食材,再好的廚師都只能做出很有限的料理,因此體現出市場的重要性。 索艾克認為,傳統市場的魅力就是可以買到最當季的食材,不過很可惜的是,年輕族群比較少去市場,也許是超市太方便,抑或是覺得花時間逛市場、詢價是一件麻煩的事。市場的自然生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