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9的文章

NO.33|透徹觀察,走入人心 以人為本的服務設計:林承毅

圖片
透徹觀察,走入人心 以人為本的服務設計 林承毅 ● 文、攝影| 張慈芬 ● 部分圖片提供|林事務所 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項行為,都有它發生的原因。從服務設計衍生地方創生的落實方式,也許是一種「傾聽」的能力,理解我們「為何要這麼做」。 輾轉踏上旅途   曾經嗜書如命的林承毅,在碩班畢業後,成為一位書店店員,爾後才輾轉走上「服務設計」一途。憶起當年,每天清潔、拆書、上書的工作,在外人眼中看似枯燥乏味,卻是他內心最大的樂趣。林承毅笑道,在拆書、上書的操作過程中,其實必須不斷地構思,同座大平臺之上,該如何將新舊書進行交替;一百個面、一百本舊書與二十本新書,又應透過怎樣的邏輯式陳列,來讓目標消費者覺察,甚而將之售出?於是,思緒激盪、漫出漣漪,他開始觀察消費者的慣性行為及場所動線軌跡─「這就是服務設計了。」林承毅再再強調,一切以「人」為本,使事物本質回歸到「人」身上,就是「服務設計」的宗旨。   即使一路走來,林承毅並非最剛開始就與這領域結上緣分,但旅途當中的所有經歷,都確切成為了今日的滋養。更重要的,是經年累月打造的「雜學」功底,養成他個人高度的自學力,獲益一生。 用心觀察 展開群體探索   一路走來,多面向的雜學經驗,養成了林承毅高度的自學力。除此之外,他補充,人對於環境的感知與洞察能力也相當重要。過往,他時常帶領一群設計師友人上街進行「路上觀察」訓練─此概念源自數十年前的日本藝術家、建築家及專業學者,他們會一同展開「群體探索」,專注找尋生活風景中的新鮮事,以之為素材,提出討論。「路上觀察」可說是鍛鍊洞察力的絕佳途徑,林承毅道:「以往坊間盛行的導覽活動,參與者多半是被動接受資訊的角色,相對地,『路上觀察』則是要你主動打開五感六覺,去探索、發現,引發好奇心。」   那麼,「觀察」又何以重要?舉萬華的龍山公園為例,林承毅講述:「因為這裡長期為遊民聚集之地,政府便預設在此建設一個舒適的空間,想提供給遊民居住─出發點雖然好,但假使你真正理解所謂的『遊民生態』,便會明白,這其實是錯誤的判斷。」他解釋,有時候遊民是一群「不想回家的人」,故「有沒有家」並非流浪的根本動機,想另行建造空間安置之,也就失去了意義。   「在龍山公園的廊道下,遊民們於此尋求依附、閒話家常,那是他們選擇的生活樣貌,你難以改變更無法驅

NO.33|礦業小鎮做山長 新村芳的尋新之旅:施岑宜

圖片
礦業小鎮做山長 新村芳的尋心之旅 施岑宜 傾聽內心,找出心之所向:「人一輩子的學習與實踐,就是回到自己的心。」 在新村芳書院,施岑宜落實了她的初心⋯⋯ ●文|嵇景芬 ●攝影|嵇景芬、陳逸宏、陳衍綸   走出瑞芳火車站的第三月臺出口,映入眼前的是小鎮的老街。不急著立刻往前走,右手邊不長的老貨運巷裏,一處青青綠蔭,門口擺放著幾張隨性彩繪的小學椅,樸質的木板片上印著大大的「新村芳」,讓人好奇這是什麼樣的空間?繼續轉進小巷中,透過落地的大窗看著整面壯觀的書牆與壁掛七彩的鼓,這裏有別於我們對礦業小鎮的既定想像,如此異質卻又完全融合於老街的日常空間──新村芳書院便是這樣一個特別的所在,承接了一間在鐵道旁的百年老貨運行,歷經兩年的修繕,由山長施岑宜與山夫陳澤民建築師共同創辦。 咚咚咚!從鼓至今的故事   「習鼓其實挺坎坷的,有噪音的話會干擾。最初找到這,是為了要打鼓!因為火車也挺吵的,鄰居們應該很能接受⋯⋯」書院山長施岑宜笑著說出了新村芳書院的起源。近二十年前,「天龍國」出生長大的她,和先生辭掉了都市裡的工作,搬到瑞芳水湳洞的陰陽海邊生活,從此愛上這個依山傍海,有著潺潺瀑布聲和雲煙繚繞、靜謐自在的小山城。   又在十年前,施岑宜的生命有所轉向,當了母親之後,遂選擇陪伴孩子;從黃金博物館館長一職退下的她,認養了由社區陶藝家許居福老師發明的「不一鼓」,自此帶著一兒一鼓,走向一條人生從沒預設過的道路。   當時的施岑宜仍在攻讀博士,因而時常需要搭火車往返瑞芳與臺北之間。偶然的機緣,來到瑞芳的舊街,喜歡上這個視覺雜亂但讓人輕鬆自在,人與房子各自依據機能自然發展的老街區。而她就在鐵道旁的老巷弄,與這間閒置多年的貨運行倉庫相遇,起心動念想買下來練鼓。   幾年過後,房子居然奇蹟似地要脫手,幾經協商斡旋許久終於如願擁有,不一鼓卻也因為種種因素而暫停──施岑宜淡淡地苦笑回憶著:「當時覺得老天爺開了一個大玩笑,若無須習鼓,不知道要拿這個空間做什麼⋯⋯」於是,老宅再度被放置了一年,她返校完成博士論文。   施岑宜的研究以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為主軸,用自身多年的在地與社區實踐作為應證:這個在臺灣推動超過二十五年的文化政策,期待在歷經現代化與都市化之後,人們可以從既有關係崩解重構中,再度召喚過往生活人與人相互依存的美好。而時至今日,衍

NO.33|封面專題:每一天,每一處 發掘細微的美好日常

圖片
地方的萬千樣貌 每一天,每一處 發掘細微的美好日常 「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 我們總能夠輕易地因為一個理由出走, 卻難以在離鄉背井後,再次歸來。 然而那些培育我們成長的土地啊, 終將面臨生命週期的衰老階段, 你可願意轉過身,伸出手攙扶它, 共度下一個新的路口─回到最初美好滋生的地方。 ● 文、攝影|盧逸峰 ● 部分圖片提供|新北市觀光旅遊局、甘樂文創、張逸帆 ● 編審|曾旭正(前國發會副主委、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   時光流轉中,隨著社會變遷總有新的事物誕生,近來「地方創生」就是十分熱門的概念,行政院更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地方創生」究竟是什麼?與「社區營造」、「社會創新」有何關係?什麼人與地方創生有關?已有的經驗又可提供什麼樣的啟發? 「地方創生」的發問   近百年來,臺灣經歷的是一個人口不停成長的社會。1919年全臺人口371萬人,1999年全臺2209萬人,現今(2019年)2359萬人,亦即100年來全臺人口成長了1800多萬人,即使近20年也都還增加150萬人。但,未來將大大不同了!   在這段人口成長的歷程中,伴隨著的是工業化與都市化。工業化吸引大量人口從鄉村移向都市,都市因而年年擴張。人們為了謀求工作,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就業,結婚生子之後落地生根,日久它鄉變故鄉。鄉村則因為青壯人口不斷外流,高齡人口比例愈來愈高,活力漸失卻更需求照顧,故鄉的發展雪上加霜。因此地方創生關注的是從來不曾面對的問題─總人口減少、鄉間人口老化、城鄉活力嚴重落差!   因為這樣的問題意識,地方創生政策就直接指向地方,期望透過各種手段來注入人的資源,支持地方創造生機。人的資源在哪裡?怎麼注入?則需要在地的產官學社一起構想、集體行動!   對於一個人口持續外流的地方,人的資源無非來自三個方向:減少外流、引導回流以及吸引新住民。然而,不論哪一個方向,創造在地的工作讓人們得以安身立命是共同的前提,所以地方創生特別重視工作創生! 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   自1994年文建會(現今文化部)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以來,25年間,社區營造已慢慢成為臺灣社會的常識,也有相當比例的人投身其中。因此,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