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以畫筆揮灑森林的自然詩人│生態繪本作家邱承宗
對大自然有著濃厚興趣的邱承宗,原本想找人創作兒童生態繪本, 卻因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畫家,最後只好自己下海開始繪畫。 當時他已屆不惑之年,沒想到這一畫,就畫到了現今。 作為少數關心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的創作者,邱承宗為繪本領域帶來了獨特的「本土」觀點,在以翻譯為主的繪本書海中,打開一個讓孩子接觸臺灣在地經驗的機會。海內外獲獎無數的邱承宗,曾獲「金鼎獎」、德國國際青年圖書館「白烏鴉大獎」,並兩度入圍「義大利波隆納童書原畫展非文學類組」獎項,更曾在德國「慕尼黑紐倫堡動物園教育館」、「慕尼黑市立植物園」與「漢堡生物學博物館」舉辦個展。 邱承宗 1954年出生的邱承宗,畢業於日本東京攝影專門學校,回臺後創辦「紅蕃茄」出版社。從雜誌美術編輯起家,再赴日學習商業攝影,最後經營出版社。雖然從小就開始拿起畫筆,但直至不惑之年,才完成第一本繪本著作,成為專職的創作者。創作過程中強調主動觀察的重要性,多看多停留五分鐘,就能有更細緻更意外的收穫。 作為一本「無字書」, 《我們的森林》用栩栩 如生的繪畫風格,將森 林生態活潑生動地表現 出來。 拜訪前一天,邱承宗老師才從宜蘭南方澳返抵臺北。這趟藝術之旅,是帶領一群對插畫和繪本創作有興趣的學生,進行一連四天的「蘭陽繪本創作營」,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三十頁的繪畫作品,為南方澳獨特的漁港風情留下真實紀錄。 很多人一聽到「繪本」或是「插畫」,大多會認為是創作者天馬行空創意的表現,然而實際上,繪本和插畫更需要相當厚實的素描和繪畫技巧,以及對周遭事物的敏銳觀察能力。因此在繪本創作營裡頭,除了和學生們討論畫作的呈現方式和故事的連貫性外,邱老師跟我們分享,帶領營隊「無法控制他們要畫什麼」,但有一段過程十分重要,那就是下筆前的「田野調查」。「這次上課我跟學生講,照相之前,多看五分鐘,把你要畫的地景再看一遍,因為細部的東西,在相機『喀喳』的瞬間,只能留下外表。」他說,看到場景就急著用手機或相機捕捉下來的畫面是沒價值的,必須要真真切切地感受現場氛圍,才能把熱騰騰的感受完整透過紙筆來傳遞,如此才能讓閱讀者體會故事的奧秘。 細觀自然萬物,是創作的泉源 。 他到各地巡迴、駐地發展,雖有龐大的創作壓力,也從中體會人到異地對生活、速度等不同感受。最近他跟荷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