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文| 郭丹穎 ●攝影|郭政彰、張念誠、陳又維、張震洲 ●圖片提供| 台南人劇團 將經典的故事和劇作重演、改編、加入其他元素後創作成新的作品相當常見,但西方名劇要如何「在地化」,讓臺灣觀眾能夠輕鬆的體會、進入故事而不被外國的人名和歷史背景所影響,就是導演和編劇改寫的實力了。繼以臺語演出莎士比亞、融合莎劇和豫劇的創作之後,呂柏伸選擇將經典的莎士比亞喜劇《第十二夜》改編為音樂劇,作為台南人劇團「莎士比亞音樂劇─愛情系列」打頭陣的作品。 最爽的、最歡樂的 最瘋狂的劇作 「這是一齣歡樂的爽片,是莎翁作品中最受大家喜歡的經典喜劇,很瘋狂,我愛你、你愛他、他愛我,各種錯亂的關係、角色錯認造成的誤會帶來笑點。沒有要談大道理或傳達太深的意義,因為愛就是這麼瘋癲、看到一個人你就瘋狂愛上他,他不愛你就很痛苦,因為一見鍾情沒有理由。我們就是努力做一齣非常歡樂,讓大家看了很爽的作品。」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也是《第十二夜》的導演呂柏伸這麼敘述 2019 年他們在新北音樂劇節演出的劇作。 台南人劇團的《第十二夜》是一齣爵士音樂劇,是在台南人劇團近年開始推廣音樂劇的計畫下而啟動的。一向喜愛莎士比亞劇作的呂柏伸,找來了音樂創作者柯智豪共同製作,並邀請曾經合作音樂劇《木蘭少女》的創作夥伴趙啟運作詞,在 2018 年末首次演出。 2019 年則經過演員與現場爵士樂手間彼此磨合,呈現出更完整而精緻的版本。 呂柏伸說,為了讓觀眾對劇情更有感覺,這次改編將原劇中的國外場景、人名都做了更動,比方說背景設定在 1930 年代的上海,當時的老上海是戰爭中的化外之地;裡頭的人們夜夜笙歌,並運用黑幫的設定對照原劇貴族家庭,在文化上就比較能讓臺灣觀眾理解。此外,也因為背景的設定,服裝順理成章地採用風衣、旗袍等深具時代特色的服飾,而音樂也就此定調為當時上海興起的爵士曲風,與全劇一拍即合。 「三棲」的全能演員 貼近真實的表演方式 然而,縱然台南人劇團已經有製作多齣音樂劇的經驗,仍不免在排戲時遇到一些困難,呂柏伸認為,這同時也是臺灣音樂劇常常碰到的問題。 首先,音樂劇演員跟一般的舞台劇演員不同,他們被期待在舞台上能夠以歌、舞、戲三種演出方式呈現故事,可說是「三棲」的全能型演員。除了戲要能演得好,同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