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前進自然 反璞歸真的紀實旅程│生態攝影師王文哲


王文哲就像真實版《白日夢冒險王》電影主角,
不同的是他深信所有美妙際遇都必然要被快門訴說,這些故事才屬完成。
在鏡頭與畫面之外的自然生命力,值得潛心感受,打開五感珍惜。





用生命紀錄臺灣之美,以影像傳遞自然生命力的王文哲,從事生態攝影長達三十年,每一張照片、每一段紀實影像都讓人深深悸動。從《驚艷玉山》到與傳奇導演齊柏林合作的《看見臺灣》,那些令觀者屏息震撼的山川絕景與浩瀚星空,都是耗費漫長時光等待的心血結晶,難能可貴也非尋常人能做到。每年至少有兩百天待在高山上,熱愛自然的他帶著伴侶羅詩怡深入原始環境,足跡遍佈全臺各大山區,透過攝影機具忠實呈現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無論是天文地景、氣候季節、動植物等,都完整表現自然「真、善、美」,兼具知性與感性。





王文哲

大學時加入登山社,二十歲投身生態攝影至今,早期王文哲拍攝高山景觀,慢慢從美麗的表層之下開始專注自然生態的豐富底蘊,約莫二十年前才逐漸轉型成動態攝影。對王文哲而言,攝影工作就是蒐集故事的歷程。






王文哲和羅詩怡,是彼此最親密的搭檔和心靈支柱。



停下倉促腳步    從平面攝影轉型動態紀實

王文哲是個愛說故事的人,從影像紀實觀點到生態攝影趣事,無一不讓他侃侃而談,眼神散發炯炯光彩。二十歲時便投身生態攝影至今,王文哲初期只是用平面拍攝,分享山徑之旅與途中見聞,然而時日久後他發現,自己總是凌晨兩點出發狂拍,一路都在走馬看花趕行程,除了對體能是考驗,最可惜是心神極度疲憊,很少仔細關注到週遭生態的變化。於是他開始改觀,產生好奇並專注於觀察自然的豐富底蘊,也在不久後轉型成動態攝影,停下來耐心用影像呈現一個立體完整的深度冒險記。

「為什麼會願意投入,甚至花那麼多時間置身什麼都不便的深山?一開始其實只是個意外。」王文哲說,一方面他想突破平面攝影的侷限,一方面也是想知道大自然發生這些現象的前因後果,不管是山川潮汐、花葉開落等,即便整個過程會因攜帶糧食及裝備變多,而耗費更長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些都是極為正向的改變。「以前自己眼中只有目的地,對沿途美景甚至沒有印象和感觸,恍然大悟後我們已不求攻頂和設立目標,而是慢慢找喜歡的攝點紮營,一待就是兩個禮拜再下山。」

裝備始終是一個艱鉅考驗。王文哲指出,包括相機、攝影機、糧食、發電機、個人裝備等器材,林林總總加起來重量竟高達八百公斤,尤其他們會將垃圾帶下山,如此又增加負荷,所以每回上山前都會做足長期抗戰準備,每回都需聘請為數眾多的山青協助背負的同時,也和羅詩怡盡可能安排三個月以上的行程。笑說有時估計停留兩個禮拜,卻意外待更久,王文哲說偶爾會遇上熱情的登山客,不斷提供食物與高山瓦斯罐給他們,就不小心延長了時間,是美麗的錯誤,也是一種享受。一整年中,他倆有一半的時間就像這樣到處收集素材,另外半年則接受公部門委託的紀錄片計畫,同時拍攝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創作。對此王文哲感性的表示,起初跟羅詩怡各自在山上跟山下奮鬥,過得很辛苦,後來羅詩怡決定一起投入這項工作,讓他很是感動!即便斷了經濟來源,但兩人一起看過很多花開花落,令人倍加珍惜。



生態攝影的專業器材,相當大型而耗費體力。



生態攝影     蒐集故事並生動訴說的過程

編者認為,其實「生態攝影」並非就被攝物屬性做為主題定義,而是在視覺上有細緻的形式表現外,同時也能呈現豐富的自然生態意涵。除了能深入探索世界各種奇特現象,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視覺經驗與驚艷,更結合了科學紀實和藝術表現的本質。當我們感動於自然萬物的美,用攝影機紀錄下的也是對天地運行的敬畏與尊崇,「遵守環境倫理觀」是生態攝影的首要重點。至於人為造作的影像、刻意場景的安排,甚至運用影像軟體加以合成變造畫面等,都不是生態攝影的紀實精神,通常無法被認可。在現今重視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育的時代,生態攝影也成為社會推動環境教育的一項利器,於保存價值上不容小覷。

而對王文哲而言,生態攝影無非是蒐集故事的歷程。早年曾長時間深入婆羅洲雨林,前往婆羅洲丹農谷保護區拍攝蘇門答臘犀牛;受邀加入中視大陸尋奇節目拍攝,並和《經典雜誌》、國家地理頻道合作;乃至作品被認可達到BBC拍攝水準,為各大國家公園製作《高山動物與生態環境記錄影像》、《驚艷玉山》等影片,王文哲從未因此自負,而是更為低調謙卑。他表示自己相信任何事的背後,都有更大無形的崇高能量在安排,以一種未知的形式主宰自然和我們的劇情腳本,「其實當下都不知道這些是日後的資歷,就只是專注於抓住timing!如何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有對的器材、搭配對的腳本,這幾個『對』始終是最重要的。」

在臺灣百岳中,除了對雪山有熟悉瞭解到能擔任嚮導,王文哲對玉山也有著深厚的情感記憶。他曾在平均溫度四度、到了夏天也只有七度的海拔3,850公尺玉山北峰上,為東北亞最高的玉山觀測站拍攝縮時攝影,把晝夜變化、奇珍異獸、山嵐雪景等這些珍貴鏡頭都記錄下來,細膩收藏成為影片中令人嘆為觀止的永恆畫面。也曾參與傳奇名導齊柏林《看見臺灣》紀錄片的部分拍攝,當時王文哲負責地面拍攝的部分,至今仍印象深刻:「當時到玉山主峰是十一月,當天風勢強大、不時有流瀉而過的雲層,導致能見度極差,但因為協調眾人上山的時間殊為不易,且入山手續都已辦妥,參與演出的孩子們在玉山山巔上,頂著刺骨凜冽的寒風奮力演唱著拍手歌,在大家的注視中,齊導所搭乘的空拍直升機就在強風中,環繞著玉山主峰拍攝山頂上的孩子們揮舞國旗的畫面時,真的讓我很震撼!那種感動實在是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等候多時,終於拍攝到如此近的珍貴梅花鹿畫面



迷彩偽裝 耐心等待   捕捉動物最棒的表情

當然,在國家地理、動物星球等頻道常看到的迷彩或枯葉偽裝,也是王文哲生態攝影的日常寫照。通常他與羅詩怡都是事先找尋著動物們走過的足跡與氣味等蛛絲馬跡,選定拍攝位置後,往往會就地取材,撿拾枯枝落葉來設計一個遮風避雨的掩體;接著判斷每一天的風向和方位,還要避免進偽裝點時讓動物看見他們而心生警惕。他們往往要比動物還要早抵達偽裝的位置,將自己隱身其中。若目標現身了,也不是馬上能夠拍攝,因為動物們的嗅覺和聽覺都非常好,耐心等待讓動物們習慣他們的偽裝和氣味是唯一的方法。

對此王文哲分享,有回他們預計拍攝水鹿和山羊,觀察風向後待在下風處,原先一切都很順利,最好時距離能近到二公里。然而當時適逢節氣剛過端午,太平洋高壓開始盛行導致風向不定,那一刻間山谷中所有的水鹿感知到人類氣息,霎時間都停下動作,就像在玩一二三木頭人般!瞬間立刻全都四散逃走了,一隻都不剩,讓抓住這奇景的王文哲嘖嘖稱奇。還有一次正在拍攝吃草的水鹿和小山羊群,當時其中一隻好像突然想起什麼事沒做似的,突然回頭暴衝回家,而當下牠的同伴都露出錯愕的表情面面相覷,實在非常有趣!生態攝影的樂趣之一就是能抓到動物們真實又難得的姿態樣貌,像山羊東張西望發出警戒聲、咻咻咻叫了很久,但繞了一大圈還是沒發現王文哲和羅詩怡時,那困惑又像人類的神情堪稱經典,讓觀者拍案叫絕。




在雪山準備進行拍攝。




挑戰全新紀錄片電影形式  充滿奇想的創舉

「在山野常駐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折磨,遇到的一切都很新鮮、充滿戲劇性,無論發生什麼也都安然處之。我們人類本來就是動物,水源和生存資源自己找,反璞歸真並非難事。」形容最大的瓶頸和困難其實是「這項工作非常燒錢」,王文哲說器材設備往往是最費心思的考量:4K甚至8K電影攝影機、可拍攝每秒一千格的慢動作攝影機、各種運鏡設備、電影鏡頭等,這些器具動輒幾十萬甚至逼近千萬,此外還有所費不貲的背工費用,耗資相當可觀,所以經費始終是生態攝影最大的挑戰。提及目前為止所拍過的影片,王文哲謙虛表示目前為止尚未產生足以代表的作品,若說有,大概是為了即將要做的紀錄片而做準備。

王文哲希望,自己將要做的紀錄片並非只是科普性質的影片,「就像是天上的星月,科學性的探討也許會形容它們的運行軌道、質量引力,但我們比較想做的影片,是類似於千古來對於天上星月的詩詞與讚嘆。所以我們打算用『水』做為主軸發想,讓這部紀錄片不僅有科學性,更是心靈和自然相互投射出的美感,充滿古今交錯的趣味!」王文哲期許把它變成可執行的目標,希望在2020年前能有初步Demo,同時也規劃讓這部紀錄片電影有延伸的脈絡,例如做一系列約八集生態紀實短片就是不錯的想法。

王文哲形容,自己在做的事只是灑種子,向內尋求並耕耘理想中的生命藍圖。每當有想加入生態攝影的人向自己請益,他總會說,「不要只是為了獲得畫面而拍攝,應當想想自己的初衷,應當想想,當初這畫面是為了甚麼原由才起心動念進行拍攝?無論拍哪一種被攝體,後續演變如何,千萬不能忘記自己是誰、不能忘了自己為什麼從事於此。」因為很常拍攝到原先存在、後來卻消亡的物種或對象,讓王文哲從心痛中感知到自然和人為的關聯,更加感到自我的渺小。而他認為這便是從生態攝影中,自我追尋的一種珍貴過程,時時提醒我們避免自以為是,要向自然謙卑學習,以萬物為師。對於偶有擺拍爭議的生態攝影比賽,他也強調攝影師的肯定和成就感不需來自別人,而是個人內在的精神力量,「一件事如果抽離了掌聲就沒動力,這就不是你真心想要做的,也就不必做。」



以大自然為師    不忘隨時與自我對話

多年來,王文哲從生態攝影中也領悟到了許多道理,例如「花」就是其中一個。他觀察到,山上往往每隔幾年便會出現一次繁花盛放,其累積的能量是為了盛開授粉,而終於盡情綻放的那年,就是所謂的「豐收年」。然而有些花卻跳脫了這層循環,像長在懸崖邊的花,總是不分時間,用力燦爛的綻放,也許是因為那一株植物感受到命在旦夕的危機,而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分秒,盛開。這讓人不禁省思起生命的意義所在,越是充滿危機的地方,其實越能淋漓盡致發揮價值。放棄安逸並不容易,但當我們累積足夠的保障而願意放手時,其實都已來不及,也錯過最好的時光了。

「自然讓我深刻學到的,就是善變。改變才是生命常態。所以在僅此一次的人生中,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以曾在同一個月內目睹同一處出海口改變七次的地形樣貌為例,王文哲豁達笑說,就像這海的流向變化令人驚奇、感嘆,攝影圈是善變的,臺灣亦同。萬事無常。但當我們去留心所經之處,也就會與之建立情感連結,如同他紮營時,週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像老朋友,每年上山經過,都要看看他們,像老友一樣問候彼此,這豈不是塵世中難能可貴的緣份?未來王文哲與羅詩怡將展開紀錄片拍攝工作,上山下海,透過強大的影像力量傳遞臺灣美景與警訊,在不斷和自我及生態對話的過程中,與大眾分享自然教會我們的生之真諦。





文字/楊月霞  攝影/林冠良  圖片提供/王文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NO.30│鑽研文場半世紀 為傳統戲曲走出新路│歌仔戲樂師林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