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0的文章

NO.34|聽,市場的人文聲景 感受常民生活的脈動:范欽慧

圖片
● 文 |趙意雯 ● 圖片提供 |臺灣聲景協會 「人對於自身所處世界的理解,聲音可說是一個重大的指標與線 索,大部分的人對此渾然不察,無法理解聲音是環境中很重要的訊 息來源。我希望能讓大家重新覺察環境聲音對於人、對於生態的影 響,進而從中找到更多可以努力的方向。」長期用聲音記錄臺灣生 態環境的范欽慧從島嶼發聲,默默發起一場聲音革命。 聲音無所不在 寂靜的聲音革命         世界上聲音無所不在,無論是自然萬物的聲音、人類製造的聲響,總是深深影響著我們。不像視覺有具體的影像、持久的連貫性,聲音是出現又消失,還可能引發下一個聲音的出現,聽在每個人耳裡又有不同的詮釋。許多聲音是鏈結在個人生命的資料庫裡,不同的生命經驗、文化背景,都會影響到人對於這個聲音的觸動及反應。70 年代加拿大作曲家薛佛(R.Murray Schafer)率先提出「聲景」(Soundscape)概念,世界各地相繼發起「世界聲景計畫」,來喚起社會大眾對聲音的認識及環境的保育意識。本土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范欽慧邀集一群研究生物聲音行為、人類噪音的科學家,以及懂得聆聽的聲音藝術家,在2015 年創辦「臺灣聲景協會」,鼓勵大家將耳朵打開、與更多美妙聲音相遇,並期望透過聲音來改變世界。 原味覺醒 擲地有聲 來自魚市場的「聲」命力          若想感受常民生活的聲音,不妨走一趟市場。「市場是人們食材的來源地、交易買賣的現場,通常結合了在地生活的產業,譬如海鮮、肉品、蔬果、花卉等,與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社經背景、文化連結息息相關。」范欽慧談到之前曾造訪澎湖魚市場,採集錄製一些聲音,「凌晨天還沒亮,一艘艘漁船駛入港口,船員接力卸下一箱箱剛捕撈到的新鮮漁獲,港區人員分工合作將魚種分類,被摔打在地面又被碎冰塊鋪蓋的魚隻、塑膠籃裡鮮活蹦跳的魚貨、來回穿梭不停的手拉拖車、此起彼落的喊價拍賣聲、競標的餐廳業者或魚販的交談聲⋯⋯,整個場域市聲鼎沸、好不熱鬧!」她生動地描述著魚市場的聲景。在略帶鹹腥味的漁港,范欽慧聽到的不只是港區人員的辛勞工作過程和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透過聲音,還能感受到當季豐收的喜悅或漁業資源枯竭的慨歎。她指出,「現場人員談話的內容、現場魚貨的喊價隱含了不少訊息,不僅可以觀察當時的現象,甚至能預測到環境背後的問題,經年累月聲

NO.34|跟著熱血料理人逛市場 堆砌生活美好滋味:索艾克(Soac)

圖片
●文、 攝影 |方心逸 ●部分圖片提供|   BIOS 「當造訪一個異地,想了解在地飲食文化,到傳統市場走一趟就知曉了。」跟著料理人Soac逛市場,聽他娓娓道來個人的市場學。   索艾克是臺灣的料理人,以料理行腳的方式煮遍各地美味,當初會踏入料理世界,純粹是因緣際會,他自述:「我沒有家族料理淵源,小時候很愛看烹飪節目,但從沒想過自己日後會與烹飪產生這麼緊密的關係。」畢業於資訊管理系,索艾克一開始從事平面設計,不久後到烹飪教室工作,這一待就是四年,讓他對料理產生濃厚的興趣。 料理之魂緣起不滅   務實的他認為這個興趣可以成為收入來源,全心投入是很棒的事。一開始,因為不熟悉廚房,連肉的生熟都不知如何判定,從對烹飪這件事偶感挫折,到懂得刀工、角度、溫度調整,體察到料理是一門技藝與科學,他開始從生活中融會貫通。舉例來說,索艾克認為所有的烹飪都可以是科學,連肉在 60 至 70 度的溫度下會熟,都可以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肉在變熟的過程中,會慢慢緊實,排出湯水,也有人說肉要炒到上色、焦糖化、鎂鈉反應 …… ,講到這裡他笑了:「再講就太深入了,其實只是想要說,溫度與烹調方法與食材的化學變化有很大的關係,以甜點類來說,把蛋跟麵粉等材料打在一起這件事情,也是昔時人們用生活經驗去驗證的,廚房就像進行各種課程的場域,但都需要時間的堆砌。」   他在烹飪教室的幾年間,規劃了各種食材與企畫,與各國廚師的料理方式交織,對他而言,很多廚師也許是很嚴謹的,一生懸命地貢獻自己的全部在烹飪料理上,但他看待料理的方式卻是內化為生命之輕,他說:「我沒有那麼偉大的志業,只想與大家分享:做菜真的很好玩,可以拉近家人與朋友的距離,將大家自然而然地緊繫在一起。」 傳統市場魅力 環保 X 新鮮 X 市價觀察   索艾克自認不是天才料理人,味蕾不是過分敏銳,他認為廚師是廚房的魔法師,能為食材做最後的加工,增添氣味,但前提是要拿到新鮮的食材,廚師才能有所發揮,為料理呈現最合適的樣貌;買到品質不佳的食材,再好的廚師都只能做出很有限的料理,因此體現出市場的重要性。   索艾克認為,傳統市場的魅力就是可以買到最當季的食材,不過很可惜的是,年輕族群比較少去市場,也許是超市太方便,抑或是覺得花時間逛市場、詢價是一件麻煩的事。市場的自然生成法則是很絕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圖片
●文| 郭丹穎 ●攝影|郭政彰、張念誠、陳又維、張震洲 ●圖片提供| 台南人劇團 將經典的故事和劇作重演、改編、加入其他元素後創作成新的作品相當常見,但西方名劇要如何「在地化」,讓臺灣觀眾能夠輕鬆的體會、進入故事而不被外國的人名和歷史背景所影響,就是導演和編劇改寫的實力了。繼以臺語演出莎士比亞、融合莎劇和豫劇的創作之後,呂柏伸選擇將經典的莎士比亞喜劇《第十二夜》改編為音樂劇,作為台南人劇團「莎士比亞音樂劇─愛情系列」打頭陣的作品。 最爽的、最歡樂的 最瘋狂的劇作   「這是一齣歡樂的爽片,是莎翁作品中最受大家喜歡的經典喜劇,很瘋狂,我愛你、你愛他、他愛我,各種錯亂的關係、角色錯認造成的誤會帶來笑點。沒有要談大道理或傳達太深的意義,因為愛就是這麼瘋癲、看到一個人你就瘋狂愛上他,他不愛你就很痛苦,因為一見鍾情沒有理由。我們就是努力做一齣非常歡樂,讓大家看了很爽的作品。」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也是《第十二夜》的導演呂柏伸這麼敘述 2019 年他們在新北音樂劇節演出的劇作。 台南人劇團的《第十二夜》是一齣爵士音樂劇,是在台南人劇團近年開始推廣音樂劇的計畫下而啟動的。一向喜愛莎士比亞劇作的呂柏伸,找來了音樂創作者柯智豪共同製作,並邀請曾經合作音樂劇《木蘭少女》的創作夥伴趙啟運作詞,在 2018 年末首次演出。 2019 年則經過演員與現場爵士樂手間彼此磨合,呈現出更完整而精緻的版本。   呂柏伸說,為了讓觀眾對劇情更有感覺,這次改編將原劇中的國外場景、人名都做了更動,比方說背景設定在 1930 年代的上海,當時的老上海是戰爭中的化外之地;裡頭的人們夜夜笙歌,並運用黑幫的設定對照原劇貴族家庭,在文化上就比較能讓臺灣觀眾理解。此外,也因為背景的設定,服裝順理成章地採用風衣、旗袍等深具時代特色的服飾,而音樂也就此定調為當時上海興起的爵士曲風,與全劇一拍即合。 「三棲」的全能演員 貼近真實的表演方式   然而,縱然台南人劇團已經有製作多齣音樂劇的經驗,仍不免在排戲時遇到一些困難,呂柏伸認為,這同時也是臺灣音樂劇常常碰到的問題。   首先,音樂劇演員跟一般的舞台劇演員不同,他們被期待在舞台上能夠以歌、舞、戲三種演出方式呈現故事,可說是「三棲」的全能型演員。除了戲要能演得好,同時要

NO.34|題材、IP、技術 臺片十年的能量轉變:鄭秉泓

圖片
●文|唐可歆 ●攝影|張水 ●部分圖片提供|金馬執委會、甲上娛樂、影一製作所、貴金影業傳媒 在資深影評人鄭秉泓的觀察裡,臺片近十年來的票房反映出「依樣畫葫蘆而得天下」的保守策略,並非長遠之計;但他也從2019年在金馬獎中嶄露頭角的五部電影中,看到了臺灣電影的全新視野與方向。 檢視十年: 賀歲檔的興衰   鄭秉泓在個人新書《臺灣電影變幻時:尋找臺灣魂》中,對臺灣近十年出品的電影作了一次完整的回顧與檢視 ─ 「《海角七號》票房成功之後,瞬間湧現出一股很大的能量,讓五年級末、六年級初的這群導演們取得了拍片的機會,他們都悶很久了。」鄭秉泓描述這股起飛的氣勢,讓臺片重新回歸賀歲檔和暑假檔期。從《艋舺》開始,《雞排英雄》、《陣頭》、《大尾鱸鰻》等,年年賀歲檔票房亮眼。暑假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也都有好幾億的佳績。   只是好景不常,從 2016 年中期之後,明星或名導加持的賀歲片便不再是票房靈藥,對此鄭秉泓也表示,不宜以結果論來否定創作者的努力:「這些年創作者都各自做了一些嘗試,包括魏德聖從音樂片拍到歷史片;楊雅喆從大歷史切入去挖掘臺灣的其他面貌;九把刀則從青春偶像拍到校園霸凌,甚至是驚悚片。」 大銀幕、小螢幕 交竄的流動   關於這十年,鄭秉泓還提到另一個有趣的現象: 2010 年以降,拍電視劇為主的導演們紛紛轉進電影圈發展,包括鈕承澤的《艋舺》,陳玉珊的《我的少女時代》和蔡岳勳的《痞子英雄》等等;甚至早在 20 多年前就拍了《假面超人》的瞿友寧,也是因為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的高收視率,才讓他以《花甲大人轉男孩》一片登上 2018 年春節賀歲檔。從電視圈累積出實力的導演們,在景氣回升的這十載,獲得了更多的資金與機會,成為轉戰大銀幕的絕佳契機。   然而,鄭秉泓也發現臺灣人的收視行為已逐漸被串流網所改變。智慧型手機的加入,更鬆動了大眾對於電影和電影院的想像。在世界影視風潮的變革下,電視製作的規格提升到電影製作,公視與 HBO 合作的《通靈少女》便是一例;另外「公視新創電影」亦推出一系列電影化敘事、帶有電影質感的影片,像黃鐙輝主演的《疑霧公堂》和傅孟柏主演的《最後的詩句》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小螢幕的團隊進攻大銀幕,而大銀幕則是

NO.34|那一年,你所不知的清法戰爭 用史詩劇講予你聽:王榮裕

圖片
●文|春花豆腐捲 ●攝影|布拉格、陳少維(金枝演社提供) 「從土地而生的草根精神,才是文化底蘊的精髓。」 ─王榮裕 內心戲到野台戲 濃烈的庶民情感   2019 年適逢滬尾之役(清法戰爭) 135 週年,由新北市政府主辦,新北市文化局、淡水古蹟博物館規劃系列的文化旅行、活動及展覽。其中已辦十年未曾間斷的西仔反傳說戶外劇場,地方居民想要延續傳說的盛情難卻,金枝演社和導演王榮裕再次接下重任。   2019 年 12 月中旬,我們沿著觀音山腳下的山坡路,一路往前,脫離都市塵囂遠離大馬路,經過工廠和宮廟,一路蜿蜒,正前方一棟綠色的鐵皮屋隱匿在山林深處。這裡就是「臺客第一天團」美譽的金枝演社所在地,在這裡我們見到了劇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王榮裕。 王榮裕於 1993 年創立金枝演社劇團,專注於呈現這塊土地上庶民的生活面向。從草創期開始,金枝作品即不斷在歌仔戲的表演形式中找出新意,進而摸索出能恣意揮灑的「胡撇仔戲」為創作方向,最後更創作出屬於母土文化的原生歌舞劇,成為國內劇場界最獨樹一幟的當代臺灣表演美學首選團隊。   「來自於土地,還之於土地」,正是王榮裕的信念。清瘦的他,講起話來底氣十足,作品向來由臺語演出,因為他發覺,從小到大臺語都不被鼓勵,被刻意醜化,他要發掘臺語在表演中的美與價值。王榮裕認為表演跟生活分不開,表演不該只在劇院裡,應與演出空間融合,更不希望演出只為一種階層服務,而是每個民眾都能參與或觀賞。   金枝演社集結黃金團隊打造《戰祭 1884 》戶外史詩劇場,以在地素人演員參與演出的「環境劇場」形式戲劇,結合在地歷史、專業表演團體等, 2008 年首次演出,到 2019 年已是十個年頭,除了加強歷史事實的考證,更融入當時風土民情與服飾道具的講究,重現淡水獨有藝術活力與能量,復刻屬於臺灣人的歷史記憶。西仔反傳說的演出讓百年砲聲再次迴盪,也傳到更多人的耳裡,「有很多人關心淡水的人,因為戲劇,開始研究清法戰爭,累積很多心得、挖出不少文史資料。」說到這裡,王榮裕臉上藏不住地興奮,「編劇施如芳很厲害,找到了新角色陳塔嫂,她是馬偕博士太太的養祖母,也是北臺灣第一個受洗的基督徒,開拓故事情節並增添新意。」這齣戲見證動人心魄的臺灣生命印記,也傳達和平、包容與慈愛的真諦。   歷史,

NO.34|人偶共存,編織歡與憂:許王

圖片
● 文|小令 ● 攝影|楊芷涵 早晨,有不少長者在橋下的廟堂旁聚集,喝茶聊天。其中一位在照護者的陪伴下,引起老人們的招呼。眼見他抬手致意,隨後緩慢而慎重地面對廟堂,站得直挺,開始依序拜起天公、廟堂的主神與左右副神。長者堅定沉著的神情,虔誠拜神的模樣,使人忍不住跟著肅穆起來。採訪開始,才知道那位長者,就是布袋戲國寶大師:許王。 起名自秀才 掌中小西園   許王藝師因為 15 年前在表演時,腦溢血倒在舞台上,經開刀急救雖挽回生命,但已右側肢障並影響言語表達。一代國寶大師雖退出表演第一線,仍致力於培育青壯代演師,傳承傳統布袋戲藝術。「小西園」由許王藝師的父親許天扶先生於民國 2 年在新莊戲館巷創立,名稱則是特別請一位秀才命名。 人偶合一 笑淚與共   訪談過程中,許王隨即拿出收放在儲櫃裡的幾尊人偶,其中一個是《三國演義》的劉備,當他的手伸進人偶裡、供人攝像時,自然流露的模樣,和藹大方。而被問到人偶可以如何操弄之際,許王彷若瞬間「切換模式」,整個神態與氣場,跟前一刻判若兩人。   對此,許師母則在旁笑稱:「本來就要人跟尪仔合一,不可以人歸人、尪仔歸尪仔,精神不合一。人若笑,尪仔就跟著笑;人若哭,尪仔嘛也跟著人哭,這樣,就是專精神貫注在尪仔上,人跟尪仔合一。」這番話一出,也完全解釋、呼應了眼前許王的模樣 ── 他傾盡了所有精神,灌入手中的人偶裡,使人偶因此有了神氣而活靈活現起來;甚者,當許王答題的時後,自己的身體也會因為人偶的動作,而跟著微幅地擺動。 一生懸命 就是布袋戲   正式拜在許王藝師門下的徒弟遍佈全臺南北及花蓮,都是團長級且能擔綱主演重任的演師,成為傳承傳統小偶布袋戲藝術的中流砥柱,未正式拜師但向許王藝師請教的更不計其數。最遠的洋徒弟則在瑞典,當時透過一代漢學大師諾貝爾文學獎評審馬悅然教授介紹前來拜師。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許王藝師盡心傳藝,傾囊相授,吸收及發揮則看個人,每個徒弟要學多久才能出師,沒有一定答案,隨著個人的資歷、資質不同,無法說準。重點是徒弟願意盡心去學,不管誰來求教、問藝,許王從來不挑徒弟,就算沒有任何基礎,只要真心想學,願意盡力去學,許王藝師也會同等回饋 ── 因為,對許王藝師來說,把這項藝術傳承下去,是他現在最大的心願

NO.34|以五感包裹味覺 吃出一份好的生活:毛奇

圖片
● 文|栩栩 ● 攝影|楊芷涵 近二十年來,飲食文學在臺灣已堂皇長成一種不可缺的類型,成果蔚然。在這塊領域中筆耕不輟之人除了寫作者以外,我們欣然看到越來越多料理人和美食家加入,賦予飲食文學更繽紛華麗的面貌,而這新的一波飲食工作者中佼佼者頗眾,毛奇便屬其中之一。 美好生活 不必依附外在價值      十二月,天氣反常地暖,據說有二十七度,毛奇捧出今春釀的梅酒招呼大家:「一起喝一點吧!」      浸泡在琥珀色酒汁內的青梅玲瓏飽滿,梅酒,是春天的工事啊。臺灣四季不分明,冬日仍有小陽春,此刻飲梅酒,難免想起十九世紀英國抒情詩人雪萊那句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而甫從歐洲返台一年的毛奇重歷亞熱帶氣候,熟悉中亦有新鮮, 2018 年她在北義美食科技大學 (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 and Food Science) 進修碩士學位,之後又因實習赴柏林,柏林緯度和黑龍江差不多,冬日長而寒冷,於是當時序緩慢推移至春天,人也會宛如冬眠的獸般甦醒過來。「可能因為四季變化比較明顯,人們對當令食物的渴望就會特別強烈,譬如白蘆筍,沒吃到就彷彿錯過了春天。」回過頭來看臺灣,似乎只有冬天才能帶來比較鮮明的身體感,冬天葉菜類大出,十字花科的芥菜、甘藍、白蘿蔔都是此季不能錯失的當令好滋味。   這種生活態度令人聯想到提倡「必須好好感受每一天,好好生活」的日本作家廣瀨裕子,而毛奇也主動招認,她很常從別人那裡獲得「真是具有生活感呀!」這種評語;她附和、也認同,同時卻也反思 ── 追求美好生活乍看容易,實踐起來,處處都有前提。   她不是土生土長的臺北人,《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就是北上工作後賃屋而居,下班後自己動手煮食餵食自己的心得集結而成。臺北居大不易,在有限的資本下如何將生活過得有模有樣?向她所推崇的作家費雪( M.F.K Fisher )借鑑,《如何煮狼》 ─ 狼象徵無所不在的飢餓,生理的,以及經濟現實上的困窘 ─ 戰爭時期,食慾(或者換一種抽象而更貼切的說法:尊嚴)受限於排隊拿糧票換取麵粉、糖、肉品等物資,七十多年後,當代我們面臨的限制則更近於塔瑪.艾德勒( Tamar Adler )《永續的一餐》中所揭露的:如何在懷抱著珍惜有限自然資源的信念下享受食物。   比起愛護環境,房租高漲對我輩恐怕來得更切身一點。

NO.34|永續發展的曙光 從產地到餐桌:248農學市集×彩田農作

圖片
● 文 |小令 ● 攝影|布拉格 甫進248農學市集,擺設寬敞的商品區,分類簡單的各式農產,逛起來一目了然,採買時也顯得方便舒適。入店不久,店員親切招呼:「需要幫你介紹嗎?」248強調在地的社群連結,對店內駐足、猶豫不決的生面孔客人,特別關心地詢問需求。 店內另一頭,正忙碌年底的禮盒訂單,現為 248 農學市集的經理 — 邱宇馨,支援店務的同時,也不忘關心在低頭研究商品的客人,只是幾句簡單話:「要幫你介紹嗎?沒關係,慢慢看。」臉上一抹真誠的微笑,如此發自內心的邀請,令人忍不住更想深入探究:彷彿一個大家庭的農學市集,是如何在高單價的成本鋼索上,堅定地走著一條屬於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此時,頭戴印有「彩田」字樣的帽子的楊儒門,從容地備上一壺熱茶,模樣淡定而神情大方,有條不紊地說起自己開始接觸友善土地的故事。 農夫市集 推友善環境   「臺灣農業最缺什麼?到現在都還是一樣的問題 — 種出來的東西到底要賣給誰?」楊儒門表示,一直以來做農夫市集,最源頭的初衷,就是想幫助農友們推廣他們的產品。他去香港考察;研究香港作農夫市集的方式,回臺灣嘗試找地點,就在臺北忠孝東路四段 248 巷成立 248 農學市集。市集著重如何選擇農友、選擇什麼樣的種植方式,再去推廣給消費者。「我們只是希望:不要施農藥跟化肥,以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並將這些列為擇選合作農友的前提。」   在與一、兩個市集合作後,嘗試定點開店,更在百貨設櫃。然而,喜愛潛水也熱愛土地的楊儒門,搬來臺北後,選擇在金山落地生根。「金山是適合潛水的地點,既然這個地點未來勢必時常造訪,不如就在金山從事契作水稻吧!」楊儒門笑說。隨即,倒背如流般地細數,從 2015 年開始至今合作的農友們、逐年增加的耕地等。「我們希望金山、萬里、石門,四十二甲的水稻田,都可以變成友善耕作。」於是,他成立了彩田友善農作,由他自己擔任執行長。 在地連結 作食農教育   楊儒門談起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認為臺灣在一個地方要做社區,但常常跟在地居民都不認識,在地居民不曉得你的來歷,在無法取得認同的情況下表示,彩田米目前在金山、萬里有十一個社區共食;也在周邊的三所國小與一間幼兒園做食農教育、提供營養午餐等,更歡迎企業參與食農教育,如近期參與的宏碁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