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8的文章

NO.29│以畫筆揮灑森林的自然詩人│生態繪本作家邱承宗

圖片
對大自然有著濃厚興趣的邱承宗,原本想找人創作兒童生態繪本, 卻因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畫家,最後只好自己下海開始繪畫。 當時他已屆不惑之年,沒想到這一畫,就畫到了現今。 作為少數關心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的創作者,邱承宗為繪本領域帶來了獨特的「本土」觀點,在以翻譯為主的繪本書海中,打開一個讓孩子接觸臺灣在地經驗的機會。海內外獲獎無數的邱承宗,曾獲「金鼎獎」、德國國際青年圖書館「白烏鴉大獎」,並兩度入圍「義大利波隆納童書原畫展非文學類組」獎項,更曾在德國「慕尼黑紐倫堡動物園教育館」、「慕尼黑市立植物園」與「漢堡生物學博物館」舉辦個展。 邱承宗 1954年出生的邱承宗,畢業於日本東京攝影專門學校,回臺後創辦「紅蕃茄」出版社。從雜誌美術編輯起家,再赴日學習商業攝影,最後經營出版社。雖然從小就開始拿起畫筆,但直至不惑之年,才完成第一本繪本著作,成為專職的創作者。創作過程中強調主動觀察的重要性,多看多停留五分鐘,就能有更細緻更意外的收穫。 作為一本「無字書」, 《我們的森林》用栩栩 如生的繪畫風格,將森 林生態活潑生動地表現 出來。 拜訪前一天,邱承宗老師才從宜蘭南方澳返抵臺北。這趟藝術之旅,是帶領一群對插畫和繪本創作有興趣的學生,進行一連四天的「蘭陽繪本創作營」,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三十頁的繪畫作品,為南方澳獨特的漁港風情留下真實紀錄。 很多人一聽到「繪本」或是「插畫」,大多會認為是創作者天馬行空創意的表現,然而實際上,繪本和插畫更需要相當厚實的素描和繪畫技巧,以及對周遭事物的敏銳觀察能力。因此在繪本創作營裡頭,除了和學生們討論畫作的呈現方式和故事的連貫性外,邱老師跟我們分享,帶領營隊「無法控制他們要畫什麼」,但有一段過程十分重要,那就是下筆前的「田野調查」。「這次上課我跟學生講,照相之前,多看五分鐘,把你要畫的地景再看一遍,因為細部的東西,在相機『喀喳』的瞬間,只能留下外表。」他說,看到場景就急著用手機或相機捕捉下來的畫面是沒價值的,必須要真真切切地感受現場氛圍,才能把熱騰騰的感受完整透過紙筆來傳遞,如此才能讓閱讀者體會故事的奧秘。 細觀自然萬物,是創作的泉源 。 他到各地巡迴、駐地發展,雖有龐大的創作壓力,也從中體會人到異地對生活、速度等不同感受。最近他跟荷蘭合

NO.29│紙媒與數位的影評世代│ 藍祖蔚×張硯拓

圖片
電影是二十世紀重要的藝術載體,它不僅是一種娛樂選擇,也催生眾多以影像為媒材的藝術創作與評論。其中, 影評不僅針對電影的意義作出評價,也導引著人們觀看電影的方式。透過不同世代的影評作家對談,〈世代相對論〉 將與讀者一起窺探專業影評人的經歷與故事。 藍祖蔚 臺灣影評人。1984年開始擔任聯合報記者,之後又擔任中影公司製片部經理、臺北愛樂電臺「電影最前線」節目主持人。現為自由時報副總編輯,也是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藍色電影院」主持人。著有《與電影握手:藍祖蔚的藍色電影夢》。 張硯拓 臺灣影評作家。大學時攻讀資訊相關科系,畢業後同時在工程師與影評人身分之間打轉。經營影評部落格「時光之硯」十二年,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評審。現任網路影評媒體「釀電影」主編。著有《剛剛好的時光》。 問:請問您是在什麼樣的機緣下接觸到影評的工作? 藍 :我從1984年開始擔任記者開始,每天為了報導影視新聞,因此必須大量收看各式各樣的電影。大約五、六年之後,我慢慢發現我無法在純介紹性的報導中找到樂趣,再加上當時的專家、學者的評論著作無法讓我感到滿足。也因此,大約1990年代開始,我開始從單純的報導介紹,逐漸轉向了電影評論的寫作。嚴格來說,我算是一個半路出家的評論書寫人。 擔任記者期間,有很多訪問名導演的機會。記者這個工作有個心境上的前提,就是希望受訪者不要瞧不起你。我們採訪過許多的大導演、大明星,如果問出來的問題很外行、不入流,從他們臉上的表情就可以感受到很不受用。就是因為不想被別人笑,採訪之前我會做了很多功課,這樣的自我要求讓我大量累積了影視相關的知識,也讓我後來有機會生產出更深入的評論。 張 :我也是一個半路出家的影評。大學時就讀資訊相關的科系,畢業後也先以科技工程師為職業。就影評專業來說,我的基礎其實很薄弱,在原本的工作上也沒有磨練機會。讓我想要前進的原因,是因為我不想要被職場困住,我想要去認識另外一群人文相關的專業工作者,想要跟另外一個世界的人產生連結。2006年,剛好是部落格風行的時代,我開始在網路上撰寫影評,作為我向外拓展視角的方法。 我其實也經過了很多年之後,才覺得我自己寫的文章是「影評」。在部落格的時代,大家都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瑣事,對我來說,我也只是單純地想要分享我看

NO.29│傾聽島嶼之聲 探問自然與舞者的對話│ 雲門舞集

圖片
承載著臺灣社會的共同記憶,雲門舞集所到之處總是大受歡迎。 從生活中的自然題材出發,與臺灣觀眾取得共鳴, 並將這塊土地獨特的亮點行銷國外,雲門舞集展現了對生命的省思。 左倚青山,右眺淡水河,伴隨著蟬鳴和風輕拂過樹葉沙沙的聲音,沐浴在一片自然的環境中,這裡是臺灣第一個全職專業舞團的家——雲門劇場。跨過淡水河望向對岸的八里,曾經是雲門舞集租賃的烏山頭排練場。2008年的一場大火,雖然帶走了這陪伴雲門十六年歲月的鐵皮排練場,卻沒有慢下雲門舞集的步伐。2015年,歷時七年二個月,四千一百五十五筆民間捐款,助成雲門在淡水高爾夫球場與滬尾砲臺之間的樹林裡,興建包含可容納一千五百名觀眾的戶外劇場的劇場建築群,成為淡水地區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創意園地。 雲門舞集 1973年,林懷民以「雲門」為名,創辦「雲門舞集」。這是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所有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 二十多年來,雲門戶外公演優質的廣場聚會,已內化為臺灣文化的一部份。舞團長年海外巡演,是國際重要藝術節的常客。 2018年是雲門舞集成立的第四十五週年,舞作風格多變、充滿張力的舞者肢體、以及帶著人文、自然、社會情懷的內蘊,已經成為雲門的獨有特色。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原本是一位作家,他曾開玩笑的說創立雲門舞集是給自己闖了大禍。自1973年雲門創團首演的那一天後,雲門與林懷民就有分割不了的關係。也許正因為他非舞蹈本科出身,才能開創出如此非傳統的編舞風格。 回望雲門四十五年來的積累,細數林懷民的九十部作品,獲得無數海內外的肯定,不像一般的編舞家只對一種美學風格貫徹到底,林懷民的舞作風格相對多變,有經典文學改編,有反應時代意識、寄託憂國情懷之作,也有追求美學、意境的細緻作品。 早期的《白蛇傳》以現代舞搭配簫、琵琶、古箏等樂器,帶出京劇的傳統文化元素和西方創作技法,賦予作品情感的波折與流動。《紅樓夢》裡場景的更迭,隨著花瓣漫天飛舞,再到大地的白雪蒼茫,隨著春夏秋冬的視覺與舞者肢體情緒起落的融合,帶出生命的枯榮如夢似幻。讓人從耳熟能詳的故事,融合獨有的美學體驗,從經典裡看到另一種興味。 雲門舞集  《關於島嶼》 從土地汲取題材 代表作之一《薪傳》,刻畫出漢人渡過險惡的「黑水溝」,拓荒的辛苦拼搏與血淚交織。舞者赤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