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水下文化遺產的保存先驅│臧振華的考古之路




臧振華是國內最重要的考古權威,也是中央研究院唯一現任考古界院士。「考古,是一個解謎的學問,要回答千百年前的遠古問題。」臧振華說道。三十多年來,他從事陸上考古挖掘及水下遺址的發掘,研究著重於臺灣和南島語系的史前考古,對於史前史與文化資產相關法令的發展與變遷,有著不可斗量的貢獻。

在眾多的計畫與研究中,十三行遺址的挖掘可以說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十三行遺址的挖掘,是臺灣考古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臧振華回憶道。在國內保存意識尚未高漲以前,十三行遺址原本是作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的場址。在開挖的過程中,工程單位意外發現了遠古時期的文物,自此吸引了大量的社會關注。

「身為研究者,我們必須夾在政府與社會團體中間進行溝通;更急迫的,是我們必須趕在工程破壞之前完成搶救,時間壓力相當的大。」臧振華說道,各方的呼籲與出面,再加上學術資源的投入,終於促成十三行考古遺址的保存,讓十三行遺址成為北臺灣最具有教育意義的考古遺址。

除了陸地上的考古遺址,近年來,臧振華也致力於水下考古。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公約,要求各國針對國內的水域進行研究調查。「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世界各國也因此開始動起來。探索水域中的文化資產。」臧振華說道,作為兩岸與東亞水運的交通節點,臺灣的水域其實保存了大量的文化資產。

2004年,我國公布了《國家海洋政策綱領》,開始重視海洋相關的研究,其中,水下文化資產也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曾經在美國學習過水下考古的他,義不容辭的承擔起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一切從零開始。考古的人不懂潛水、潛水的人不懂考古,我們於是花了很多時間培訓專業人員。」臧振華說道,水下遺址的發掘是一種陸上田野調查的延伸,但因涉及複雜的水中環境因素,需要借重很多現代科學儀器,可說是非常艱辛的工作。

面對一個沒有任何基礎的大工程,臧振華陸續從澳洲、美國、歐洲,延聘專家前來訓練國內人員,組織團隊展開研究。「我們現在發現水下的目標物高達兩百多個,有些是沉船八十五艘、甚至還有一些建築物。目前的工作是針對這些沉船進行年代的鑑定,已經了解的只有十八艘,最遠早的可以追溯到宋代。」臧振華振奮地說道,水下文化資產的意涵其實相當豐富,研究團隊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將這些文化遺產進行列冊,再劃設保護區,將沉船點以及其周圍進行保護,減少漁業和軍事活動。2015年,我國也公布了《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以現地保存為原則,為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寫下里程碑。

「臺灣目前最主要的課題,還是在於讓民眾對於文化資產『有感』。」臧振華最後說道,從事多年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他,對於文化資產的教育與推廣仍然相當關注。「保存意識」的提升、以及對於文化資產的認同,是當前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最急迫的問題。臧振華希望能持續透過更多樣的方式,增加民眾對於文化資產的認識與「共識」,讓臺灣的豐富可以成為國人共同的驕傲。



新北文化貢獻獎特展上展出臧振華長年考古的作品與物件,
期望讓更多民眾了解水下考古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






文字/黃音   圖片提供/臧振華



線上電子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NO.35|以美術館為後盾——新北藝術史的建立-專訪蔣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