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將世界改造成我們想要的模樣│陳愷璜看見藝術的力量




「當代藝術是一種複合式的演繹。」透過與生活週遭人事物的碰撞、對話、交流,學習以跨領域的角度,培育出創新融合的能力。提到當代藝術,立即給予人一種正在進行中的嚮往與企盼。而目前當代藝術正以一種多軌並行的模式進行驅動,不只是專注在藝術論述,更多的時候,藝術家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用內觀的能力,省察自我。





陳愷璜
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暨財團法人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第十三屆董事。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獲得國家造型藝術最高等級文憑(D.N.S.A.P.:造型藝術碩士)。專長影像(片)複合媒體、觀念性藝術、當代藝術理論與思潮,創作及策展無數。2018創作《Maintain Status Que 維持現狀》,2017 BAREHANDS Vol.1 National Gallery KL Malaysia,2014 《莫那是島:能持續斷頭的魯道》(影像多媒體與空間互動裝置完成製作)。





藝術是複合式的演繹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校長陳愷璜坐在挑高六米四、原本是倉庫的遼闊辦公室裡,凝視著連續整面牆的落地玻璃窗,秋後細雨的關渡平原,包覆著飄渺迷濛,迤邐綿延地映入眼簾。「靈感兩個字,其實是一種古典的認知,彷彿所有的創作,都是在一瞬間蹦出來的。」一個隱喻著神鬼超凡能力的字彙,把藝術創作推向不可觸及的天際。

「其實我認為藝術應該要以一種更寬廣的態度去面對。」北藝大培育所有藝術學門的專業人才,鼓勵學生以開放的態度去感受和展演藝術。「跨領域創新課程」正是以跨域的教學方式,引領學生打破傳統的思考模式,去探索、去實做,激蕩出全新的藝術火花。

年輕世代對藝術的觀點也有明顯的進化,認為藝術不再只是風花雪月的形上主義,而是一種融入生活,有思想、有行動的創作。

因為源自生活,創作者生長歷程中,所有的經驗值都成為靈感的來源。靈感二字,著墨於感,遠勝於靈。靈,只是一時的起心動念,是一個出發的原點;而感,才是所有藝術創作,持續成長的生命脈絡。因為蘊含所有原汁原味的人生經驗面向,才能產生跨領域的視野,創作出與時代、社會、人群彼此交融的作品,引發世人共鳴。


伊斯蘭教徒準備的小房間,避免他們在塞黏土時裸露身體。


觀念藝術家引領潮流

藝術家更多的是創作的中介、操作者,而不是創作的母體。藝術家的腦袋,絕不是像水龍頭一樣,一打開就能源源不絕地流出創作。陳愷璜認為,藝術家只是比常人在感知上更為深刻細膩,思想的密度更為集中。藝術其實不能用對錯來區分,所謂好的藝術,只是在深刻度、強度、廣度上,略勝一籌,能夠引起更大的迴響和感動。

「當代藝術家,宏觀來說,都是觀念藝術家。」十年前,陳愷璜創設了北藝大藝術跨域研究所(以下簡稱:藝跨所),就是希望把一種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理念,用實踐推動來回應到創作本身。其實創作是為了滿足內在的需求,所有的歷程是一種互為關連的因果關係,無法用一刀兩斷的思維模式去悍然切割。世間唯有把一切物化,才能很乾淨利落的絕斷──這在藝術來說,是一種斲傷的行為。

當創作者以藝術的實踐,去彰顯作品的生活本身,在藝術和商品間取得默契,這時藝術創作與商業行為的分野,要由起心動念的源起檢視。雖然商品外觀也許相近,但是創作的本質不同:一種是為了賺錢而製造,商品只是工具,賺錢才是目的;另外一種是用感知的深淺去設計商品,商品本身就是藝術的目的。透過營利的過程,產生盈餘,作為支撐繼續創作的火力。由目的論,就能做出準確的定位。

「藝跨所有許多計畫型創作,具有百分百的真實感。」1988年陳愷璜開啟藝術跨域先鋒,三十年後,已經成為普遍的藝術創作型態。這項當代藝術,已經跨進生活,專注在相互關係性的建立、切入點的必要。藝術不是躲藏在烏托邦的虛渺空靈,而是與社群系統化的社會,不斷地打交道。

「藝術家只是中介者。」在當代的雙年展中,展演出與世界的關連性,可以看出當代藝術已然成為具有濃烈趨勢的現今主流。藝術家改變了靈感的原點,觀眾也感受到全新的脈動。看展覽,不再只是一種出於景仰的個體性崇拜,而是真正欣賞藝術真實的本質;藝術創作,不是為批判而批判,而是由藝術的途徑,介入對世界的關懷。



參與互動點燃藝術火花

「當代藝術不是單向的,而是一種參與和互動。」陳愷璜認為當代藝術正在以一種多元化媒材,多面向的關懷,互動式的對話模式,進行作品必要性的舖陳。透過人與外界直接的感知,以一種細膩的邏輯,展演意念,當異域的元素相互衝擊碰撞,觸類旁通,激發出超越冥想的火花,那份光和熱,就是具有感染性的魔法。

「這是一個完整的藝術跨域創作,專才培育的研究所。」透過一張結構圖,可清晰的看出其中綿密的關連性:以計劃型創作展演為基地,組成因應需求的工作坊;以論壇擴展視野,吸收新知;以社群連結與組織參與交叉論辯,培育實踐力,創作出嶄新類型的公共藝術。

「六年前的樂山計畫,就是一個值得分享的創作過程。」位於八里的樂山園,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由創辦人──臺灣痲瘋病之父──加拿大宣教師戴仁壽醫師(Dr.George Gushue-Taylor)建置,是他行醫和宣教志業的基地。「樂山園本身就是一個傳奇,我們在沒有預期中,產生了計畫,所有的行動,都是在那個空間裡,自然而然誕生的。」陳愷璜微笑的把思緒帶到六年多前的樂山計畫。

淡水河左岸,相對於右岸的繁華,益發顯得荒涼。帶有傳奇色彩的樂山教養院,隱沒在鏽蝕的鐵皮屋旁,走進入口後,視野豁然開朗,彷彿進入世外桃源。山坡上錯落的紅磚房,凝視著大海。「樂山計畫,就由帶著六位研究生來訪視開始,整個計畫持續四個月。」





回應2017吉隆坡展主題Roots,參與者把黏土塞進肚臍後取出
每個形狀、紋路都不同,同時又像母親的乳頭。



田野踏查是創作的基石

「計畫型創作,由田野踏勘訪查開始,第一步是認識環境,了解研究主體的歷史和發展背景。」樂山園創辦人戴仁壽醫師,1911年十一月十五日,就在舉行婚禮的當天下午,帶著新婚的妻子,放棄倫敦伍德福醫院院長一職和英國皇家醫學院外科醫師的尊榮,飄洋過海來到貧瘠的臺灣,協助臺南新樓醫院馬雅各院長行醫。而後成為臺南新樓醫院、臺北馬偕醫院的院長,將一生奉獻給臺灣癩病(痲瘋病)的研究與發展,以及癩病病患的照護上,最後也長眠於此。

戴仁壽期望樂山園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莊園,病患可以在裡面從事農作,自給自足,也在勞動中獲得快樂,用「樂活」、「永續」的精神,不只是治療病體,也療癒心靈,讓痲瘋患者尊嚴、快樂、自主的徜徉在美麗的大自然中。2013年正式改制為樂山教養院,收容低智能兒童、身心障礙及重度病患。

「一開始,我們都有些震撼,也不知道要為院生做些什麼?」陳愷璜和研究生們成立了工作坊,每週或隔週就來樂山教養院探視院生。這種接地氣的研究,在了解院生的生活作息後,才知道平常健康人習以為常的動作,對中重度障礙的院生來說,都是極痛苦的磨難。因為手無法自由抬舉,彎曲角度異常,導致刷牙洗臉最平常的動作,對院生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任務。研究生在接觸後,集體討論發想,在竹圍工作室,設計出一系列可以輔佐院生的小工具。





在「無能者生產紀事:麻英金子」計畫中,以藝術切入生
活,提議改變生活的思維,用愛讓世界變得更簡單。


藝術肩負社會責任

「這些創作都是回應社會系統,回歸應有的屬性,具有社會責任。」陳愷璜說。位於松山文創園區,2013年獲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服務計畫文創類首獎的「三明治工」,就是以社會設計為目標的工作團隊。而它的源起,就是李萬鏗在樂山教養院的計畫型創作。成立於2012年的三明治工藝術團隊,以「三名志工」為諧音取名,由樂山教養院的藝術合作開始,將公益元素導入設計流程,希望透過跨領域創作的思維,實踐公益,讓社會更有想像力。

「可憐是對弱勢的消費。」三明治工以藝術方式,建立起社會大眾和弱勢族群間的連結,用實踐創造社會認同。在「樂山計畫」中,發掘出服務的對象,建立商品特色和傳奇故事,這種創新的途徑,讓公益事業更加有感。

透過工作坊、義賣、實驗教室、市集、展覽、活動、策展等多元面向,讓整個藝術創作充滿了生命力。在商業模式中,提亮創作光環,也獲得不同領域的伙伴合作機會,這些橫向的連結,形成資源網絡,擴大社會的認同,顯示當代藝術是有前景,有出路的。

「樂山園是一座生物寶庫。」由於多年來被社會邊緣化,反而造就它維持原始的面貌。園區內的植物和昆蟲,無論是天然或人工栽種的,都欣欣向榮。這些都是可以運用的資源,只要找到想法,都是無窮無盡的靈感來源,也具有商業化生產的潛力條件。「在樂山計畫裡,也有學生和院生用植物題材,共同創作。」可見唯有親身體驗,才能激發創作的理念。這些以社會服務為基石的創作,絕不會無病呻吟,偏離社群,成為藝術為人類服務的典範。

「還有一些很感人的計畫成果,會永遠留存在我心裡。」陳愷璜心中永遠保留一塊柔軟的園區,敏感地吸納被社會遺忘的悲情。藝術的型態可以是多樣的,在樂山計畫中,有一些中重度障礙的院生,對唱歌極具興趣,計畫研究生因此與廠商協調,改造卡拉OK設備,讓院生可以更容易操作使用,以此做為復健的工具。在院生純真的笑靨裡,發現到藝術無上的價值。

為了留下院生的影像紀錄,才發覺好多年近半百的院生對攝影是完全陌生,從有記憶以來,從來沒有照過像,真是令人難以想像。「當時給Sony寫了封信,說明樂山園的情況,希望Sony能贊助數位相機,沒想到Sony真的送來了。」拍攝過程中,留下院生燦爛的笑容,這些成果是研擬計畫時,沒有預期的成效,而這些數位相機,在計畫結束後,也留在樂山園,繼續為院生留下生命的影像。

樂山計畫成果展是溫馨而多元的。許多為因應院生需求,量身創作的小物件,引起廣大的迴響,啟迪新的關懷角度;一些具有商業價值的產品,也開啟樂山園未來謀生的新思維。這些多元藝術成果,都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漫長的計畫中,經由付出體驗所得到的整體感知。所謂靈感,是要腳踏實地的去經歷,而不是枯坐在研究室裡,背誦書本。走出研究室,處處都值得研究,處處都是靈感的來源。

藝術源自內省的感知,能量是深埋在心中的種子,遇到適當的環境和養份時,就會發芽成長。在不間斷地多元跨域創作中,建構出計畫與生產關係圖,以學院派知識要件,轉換成實作成果,展現對環境的關懷,發覺廢棄物的價值,聲援受害者聯盟,進入社區自救會⋯⋯舉凡生活中所有的人事物,都可以激發出藝術的火花。藝術早已走出象牙塔,在你我的身上,映現閃亮的光芒。






文字/李珊瑋    圖片提供/陳愷璜



線上電子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