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NO.35|穿越歷史長廊 窺見殘酷餘燼下的希望火光 黑眼睛跨劇團《夜長夢多:異境重 返之求生計畫》 專訪藝術總監鴻鴻

圖片
● 文|楊月霞  ● 圖片提供|黑眼睛跨劇團陳藝堂 不同於傳統演出形式,「沉浸式劇場」講求真實且面對面的互動,演員不僅和觀眾 沒有距離,甚至能結合歷史、VR、空間美學等的沉浸體驗,讓我們有「穿越時空、 置身於事件當中」的狀態與感受。《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身為黑眼睛 跨劇團的代表作之一,便是此一典型的絕佳成功範例。 關注臺灣社會議題 跨領域打造歷史時光機   「黑眼睛跨劇團」在2008年即由鴻鴻創立,從早期著名的《禿頭女高音的不標準時間》、《維妮音樂劇場》到《對幹戲劇節》,作品相當多元,近年更有以「沉浸劇場體驗」為出發點的十年紀念力作《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可說擅長跨界突破,大膽而精采。鴻鴻表示,劇團名稱有數個意涵,其一是呼應東方人的眼睛,以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做為主體意識;其二是來自他相當喜愛的詩人顧城,其詩中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最後則是來自吉普賽歌謠《Dark Eyes》。   「這些元素的共通點,就是不放棄在黑暗中尋求理想和出路,也是劇團創作精神。」鴻鴻的作品總能看出對臺灣社會議題的關心,無論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白米炸彈客》的劇本抑或探討二二八事件、反送中等,由他策畫與總監製的《夜長夢多:異境重返之求生計畫》,也藉由呼應劇目主題的空間來還原歷史場景,並使用VR 等來呈現新形態的跨領域合作。鴻鴻指出,會選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如此特別的演出地點,「就是想表達在不同的政權統治下,民眾或思想犯遭遇到的情境。」   他分享,做這部戲就是想從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一直到現在,將臺灣人的處境整合呈現,同時穿插了不同時刻的重要歷史事件,如日治時期蔣渭水時代、白色恐怖時期,到後來抗爭解嚴、野百合學運、三一八事件等,讓觀眾能逐本溯源並置身其中。國家人權博物館之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裡頭,至今仍完整保留過去監獄、洗衣房、面會室等空間設施的遺跡,觀眾來此不但能今昔觀照事件全貌,也更貼近「沉浸式藝術」的魅力。 真實還原白色恐怖 觀眾與演員激盪新火花     為讓觀眾以不同時期的臺灣人身分,跳躍穿梭數個現代又科幻的異境,鴻鴻找了三位劇場導演周翊誠、陳彥斌、譚鈺樵,同時與女性VR 導演楊乃甄合作,希望以不同方式組合豐富的沉浸式劇場體驗。最細緻是當中許多場景和情境都有其真實歷史所本,「

NO.35|燈篙揚旗,建醮祈安 蘆洲國姓醮

圖片
● 文|董昱  ● 圖片提供|蘆洲湧蓮寺、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 醮,是臺灣傳統信仰中的祭典儀式,又稱為醮典。所謂的建醮、打醮,意指舉辦醮典的過程,並根據功能和祈福內容分成許多種類。隨著時間演進,醮典成為歷史、文化和社會的結晶。 國姓爺為蘆洲的地方守護神   相傳明末鄭成功征服荷蘭人後,率領大軍經過蘆洲地區時,於蘆洲西隅埋藏大量軍火,並種植1 株九芎樹留作標誌,此後信眾以膜拜此樹做為感念鄭成功的方式,是為「九芎公廟」,雖前述史料證據不足,致無法證明真實性,然而,現今九芎公廟仍香火鼎盛,顯示國姓爺與蘆洲地區的緣份。而後懋德宮的興建,更證明國姓爺與蘆洲地區的深厚信仰關係。 國姓爺顯靈 擊退外敵   清嘉慶14 年(1809 年),海盜入侵淡水,騷擾北臺,蘆洲勇士、壯丁前往支援征戰,協助淡水泉州人,未料鄰近的漳州人引兵犯境,蘆洲父老遂求助國姓爺庇佑,才得以化解危機。蘆洲地區居民感念國姓爺,自道光17年(1837 年)開始三年一醮祭祀,初以國姓爺畫像為祭拜對象,於田仔尾李宅等地祭祀;同治元年(1862 年)湧蓮寺建立,大正8 年(1919 年)地方人士倡議於湧蓮寺後殿興建懋德宮,主祀國姓爺,從此由湧蓮寺統籌辦理此一地方重大醮典,延續至今。 蘆洲國姓醮儀式 豎燈篙   豎燈篙是國姓醮的重要儀式,意為指引鄭成功部將兵馬魂魄前來參與盛會。在豎燈篙前先由十餘位具有數十年經驗的老師傅進行整地、設架前的工作準備,並在地上鑿洞,先將兩根燈篙杉植入土中,再由眾人一起將長三十尺的大燈篙杉扛起扶直,和另外兩根結合在一起,老師傅迅速的將兩根橫桿與三根燈篙杉連結在一起,共紮九處(俗稱「九部」),並用藤、黃麻繩( 即用手搓揉而成之麻繩),紮以金白錢,第一階段搭設工程才告完成。後眾人再將長五十公尺之刺竹兩根加上燈篙之高處,須紮七次,為之「七部」,以古禮解釋為「七星下地」,整個搭設工作才告完成。 醮壇的搭建與工具   醮壇搭設流程分別為「看時」、「破土」、「挖洞」、「立燈篙」及「升旗」,一切須按古禮,工作人員需齋戒三天,淨身方能參與。在搭設過程中燈篙杉、三色旗,此為日夜替換之祈安法器,用意在召喚鄭成功之兵馬回來聚集。旗豎越高,兵馬就越多,並能驅邪避凶,孤魂野鬼不敢靠近。整個豎燈篙工程完成後,即有人會打鑼、敲鼓告知鄉親儀式完成,眾人即煮湯圓

NO.35|串流影音平臺與傳統電影院的拉鋸戰 從觀影生態改變看趨勢 專訪影評人張硯拓

圖片
●   文|蔡嘉瑋  ●   圖片提供|Netflix Netflix 出品的電影《羅馬》獲得第91 屆奧斯卡多項大獎,且打破電影市場的發行模 式,未在院線大規模上映,一時蔚為話題,也讓線上影音串流與傳統戲院之間的拉 鋸戰,更加引人注目。   隨著網際網路與行動裝置 的蓬勃發展,加上全球最大線 上串流影音平臺Netflix 於2016 年開放臺灣區域使用,臺灣目 前已有Netflix、Friday 影音、 CATCHPLAY+、愛奇藝等OTT (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 服務平臺,相較於傳統的有線電 視臺與電影,線上影音串流平臺 讓閱聽者擁有較大的觀賞自由 權,使用者可以任意決定暫停、 快轉或重新回味經典橋段,而線 上龐大的影音資料庫透過購買 版權或自製提供了更多元、更豐 富的選擇。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 的推波助瀾下,許多人取消了戶 外休閒偏好待在家不出門,改以 觀看線上影音作為主要娛樂,甚 至部分政府也在「居家檢疫防疫 包」提供影音平臺的使用序號, 讓各大影音平臺的使用人數上看 新高。 觀影習慣的改變   影評媒體《釀電影》主編張 硯拓分享,釀電影曾在今年年 初與影評人展開一次圓桌聚會, 討論影評們的線上平臺使用經 驗、看劇的習慣演變、對於線 上平臺的看法等。以許多影評人 來說,影音平臺的普及提供他們 更多元的觀影資料庫,許多錯過 上映期間的影片、影展片、小眾 電影等,都能透過不同平臺找到 資源。線上平臺取代的不僅是電 影,更挑戰了電視產業,從前在 固定時間守著電視螢幕看劇的光 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影音平臺 一次上架完整劇集,閱聽者可以 隨時隨地拿著行動裝置觀影,短 短數天就能欣賞完過去需要播放 一整季的電視劇,線上平臺可說 是革命性地改變消費者享受影音 娛樂的習慣。   張硯拓表示,在那次的圓桌 會議中,有影評人提到以前綁定 電視的形式,例如一個禮拜就是 等待那一天播劇的時刻,擔心會 不會因工作錯過了某一集、需要 等待那稀少的重播時刻、會不會 少一集就少了看劇的完整等限 制,但這樣的限制卻產生了某種 「儀式感」。對比現在影音平臺 一次上架一整齣劇,閱聽者傾向 「追劇」這樣一口氣看完整齣戲 的觀影形式,「戲劇從生活的時 間軸中被獨立出來了,會不會我 看了這齣劇浪費了時間,早知道 看

NO.35|當傳統有了新藝,驚豔亞維儂藝術節 布袋戲跨界新嘗試 真快樂掌中劇團《孟婆.湯》 ——柯世宏

圖片
● 文|柯世宏 ● 圖片提供|真快樂掌中劇團 2018 年7 月,法國南部的亞維儂晴空萬里,街道上的遊行隊伍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 表演藝術家,正歡欣鼓舞地慶祝藝術節開幕。突然一陣嗩吶聲響起,配合舞動的布 袋戲,引起眾人注目;真快樂掌中劇團戴上孟婆面具,翻轉躍於指尖的戲偶,讓世 界看見臺灣的「傳統新藝」。   真快樂掌中劇團的《孟婆.湯》於2018 年獲文化部徵選,參與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在為期一個月的演出中,即使全劇臺語發音,以布袋戲搬演傳統劇情,並搭配北管音樂伴奏,精彩的表演內容仍能跨越語言及文化的隔閡,感動許多法國觀眾。   每當謝幕時,觀眾總是報以熱烈掌聲,表達對臺灣傳統布袋戲的肯定。此外,《孟婆.湯》更從1,538 個藝術節目中脫穎而出,獲海內外媒體大篇幅報導,讓國際友人看見臺灣布袋戲的魅力。 孟婆.湯  遺忘與重生的故事   在佛教及道教的信仰中,每一靈魂投胎轉世之前,都要與孟婆見面,並喝下孟婆湯,如此一來,投胎後的靈魂將忘記自己前世的記憶,一切重新開始。因此在民間信仰裡,孟婆是遺忘的管理者,也是地府的重生者。如同布袋戲演師,必須幫布袋戲偶換上演出的服裝,並賦予角色名字;下次出演不同的劇目時,同一個布袋戲偶又得換上不同的服裝,再取得一個新的名字。布袋戲偶有如不斷地轉世,一直扮演新的角色與故事。而布袋戲演師便如同孟婆一樣,不斷給予各個戲偶新生命,藉由雙手,創造一齣又一齣的人生故事。   《孟婆.湯》以女性觀點出發,以愛情為主軸,重新詮釋布袋戲經典角色,其串聯的角色包括:「苦守寒窯十八年」的王寶釧,上演等待薛平貴回家的癡情;「水漫金山寺」的白素貞,展現對抗天倫解救許仙的真情;「武松打虎」的潘金蓮,活出了挑戰倫理、追求自我的真性情。我們將三個女人的淚水化做「湯」,作為遺忘與重生的符號,敘述她們內心的衝擊以及對命運的不滿。王寶釧、白素貞、潘金蓮的內心獨白,和布袋戲演師自身的內心表述,交織成一個關於遺忘與重生且虛實交錯的故事 。在傳統布袋戲的演出架構下,以布袋戲口白、操偶方式、北管音樂,配合現代劇場元素,運用斗篷的布幔、移動舞臺與光影,打破大眾對布袋戲演出的既定印象,並開創「傳統新藝」布袋戲新面貌。 以人為主體  串聯偶戲與生活   傳統布袋戲演出,富有其宗教儀式與嚴謹的演出形式規範。布袋戲演師皆經歷長期的訓

NO.35|借鏡日本: 走出泡沫的博物館新時代 專訪黃姍姍

圖片
●文|董昱  ●圖片提供|黃姍姍、123RF、維基共享資源 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制度規劃上,日本向來是臺灣借鏡學習 的對象。事實上,日本的制度隨著國內經濟的起伏,而在 不同的時代展現出不同的樣貌。時至今日,在組織法人化 和策展人角色崛起的情況下,日本的博物館與美術館不僅 在制度上更為彈性,規劃思維也更為縝密。 博物館在泡沫經濟後的 經營調整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日本進入了長時間的經濟半衰期。1951 年,日本政府通過了「博物館法」,象徵著日本博物館法律定位的濫觴。「這時的博物館,在制度上屬於社會教育的系統。在政府的設想中,教育,是這些館舍設立的主要目的。」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介紹道。有別於臺灣近年來大量出現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日本在戰後初期,就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公立和私人的博物館。   1970 年代開始,受到美國匯率政策的影響,當時日本出現了大量的熱錢;房地產、土地、奢侈品的交易來到高峰。在這段湧現的「投機風潮」榮景下,日本博物館和美術館開始更為快速的增加。「日本民族有強烈的地方文化認同,這樣的文化造就了他們對於博物館的需求。」黃姍姍指出,隨著經濟的發展,日本各地方政府都開始設立博物館,許多知名建築師也在這波風潮中,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建築。然而,1990 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崩跌,而這些博物館也面臨經營上的嚴重考驗。   2000 年之後更多的博物館面臨倒閉危機,日本國內相關的學科也掀起了激烈的反省。「這些經營不善的博物館,多被稱為『箱物政策』。」黃姍姍分享道,箱物政策,指的就是泡沫經濟時代中興建的許多公共設施,缺乏設立的目標與願景,也缺乏專業經營人才,空有巨大的建築,就像是一個空箱子。所謂的「箱物」,直譯是箱子的意思;如果要用臺灣的情境相比,其意義比較接近「蚊子館」。雖然形成的背景和意義有些不同,但就是指那些因好大喜功而被興建、但專業規劃不足且內容空洞的硬體建築。     「泡沫經濟破裂之後,日本人對於這些博物館提出了許多質疑。」黃姍姍說道,日本人開始發現,博物館和美術館後續的經營、管理也是維繫其運作相當重要的環節。2000 年之後,大專院校也開始出現博物館經營管理類型的科系,學術圈也比過去更關注於軟體的課題。因為經歷過存亡的危機,日本的博物館在組織和經營方面的思維,在二十一世紀之後迎來了劇烈

NO.35|將美留在家鄉 地方美術館新浪潮 專訪美學博士廖仁義

圖片
●文|方心逸  ●攝影|林軒朗  ●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李梅樹紀念館  ●場地協力|新北市藝文中心    新北市立美術館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這次採訪,選在新北市藝文中心,以「新北市美術家聯展」展覽為發想,模擬未來美術館的陳列展示,由美學博士廖仁義娓娓道來地方美術館的重要性。   地方美術館是讓當地藝術家能將珍貴的畫作藏納其中的寶庫,對於他們而言,只要家鄉有美術館,就有典藏的可能,也代表更充沛的創作動機與希望;站在城市的角度,則能藉由藝術家的在地題材,將地域特色演繹的更加鮮明。   地方美術館除了本身蘊含的美學意義,也具有帶動地方發展的影響力。如今美學價值不再侷限於藝術本身,還包含地理、產業、經濟等,能夠凝結地方意識。      廖仁義舉例,地方上有一些長者,雖沒受過教育,說起地方故事卻充滿情意,闡述家鄉的輪廓比任何人都來得精采,「若是能網羅這些群眾,直接參與地方美術館的地方知識解說,那將會是令人期待的連環篇章。」 美學教育起於細微   美術館在當代藝術的公民意識下,早已不是望之儼然的冰冷建築,而是庶民文化的具象寫實,因此地方美術館的誕生,讓我們更體認到「藝術」再也不是站在一個陌生的角度,賞析與自己成長背景毫不相關的主題畫作,而是藉由延伸出的地方展覽,傳遞教育意涵。學教育的課本設計為全國通行,只能在課堂中透過書本產生的靜態文字與圖片讓學生認識藝術作品,但當地的美術館就能讓美術老師以動態教學活動,引領同學欣賞原畫,也能從小建立青年學子對藝術的尊重與認同。「這樣的美學意識,有機會影響到他們的未來。」廖仁義以自身曾接觸過的臺北大學學生為例,他們就是因曾看過藝術家李梅樹的作品,畢業後決心留在三峽當地做社造,讓畫中綻放的美麗延續下去。   「在地方美術館,藝術對民眾所建立的感官經驗與生活分享,是隨處可及的。」許多來參觀的民眾,在畫中看到曾途經的風景或地貌,甚至是某個巷口、某間廟宇等,會很容易因感覺熟悉而產生連結,同時想要把這幅家鄉畫作,分享給跟他有同樣生活經驗的人群。   這便是透過作品的渲染,得知那些藝術家也曾跟他們站在同一地域中,並從中看到自己習以為常、不曾停下腳步細心玩味的美景,藉由此過程產生認同與光榮感。而藝術就在這樣四面八方的觸動下,與民眾自然而然地產生在地連結。 新北市立美術館的優勢   

NO.35|以美術館為後盾——新北藝術史的建立-專訪蔣伯欣

圖片
●文|蔡舒湉  ●圖片提供|蔣伯欣 在登山時,我們有時會看到前人留下來的足跡、或是綁在樹上的繩子。這些不知道 何時留下來的種種痕跡,都是讓我們得以繼續攻頂的指標。前人留下的痕跡給予我 們在朝向未知的前方時,避免迷失方向。歷史也一樣,將這些散落在各處、龐雜的 資料,整理成不同的路線,化為各項成果,就是歷史書寫的職志。   藝術史的重要性不只是在於學術上的貢獻。人們在尋找自己不同於他人的獨特之處時,我們需要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與文化,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而我們又可以朝著哪些方向,走出自己的路?蔣伯欣認為,重新梳理後的藝術史,讓我們可以知道過往的實踐者在美術創作的貢獻。同時,歷史知識也可以給予未來的實踐者,意識到創作對於形塑文化、改變生活的可能性。如同長期耕耘臺灣藝術史的學者李欽賢曾說的,文化是地方的總體呈現,「當地方的門戶打開時,便是『地方主義』時代的來臨。」   在2019 年《新北美誌》秋季刊中,蔣伯欣曾提出以「材質、移民、空間、多元現代性」等四大關鍵來梳理美術館典藏作品。這樣的觀點如果用來思考新北市這塊充滿異質與多元的土壤中、盤根錯節的藝術史料時,它是否更能凸顯藝術史的可能性? 新北市為何不一樣?      許多優秀的藝術家都在新北市創作並且生活,各種新潮與前衛的藝術活動都在這塊土地發生。雙北作為藝術文化人口的匯集之處,占了將近全國七成左右的藝術資源。而其中,新北市在國內的城市發展關係上,又屬於環繞市中心的衛星市鎮。相較於其他城市,新北市多元而異質的元素是書寫新北市藝術史時首先會面對的議題。   「與其他地方不同,新北市的高度幾乎等同全國性的高度,但又兼具北部藝術發展的地方性。」蔣伯欣說。地方藝文發展扎根之深,事件之多,層次複雜,目前光是新北市藝術家地圖上,就有413 位藝術家,而這還尚未包含逝世藝術家與年輕藝術家。然而面對新北市特殊的發展脈絡時,舊有的西方線性史觀難以將這個地方的歷史完整呈現。這時我們就需要一種更立體化、多層次的藝術史書寫方式。   「作為雙北的首都圈,新北是核心,作為首都外圍,新北又是邊陲,是臺北盆邊匯集許多原生、邊緣、實驗的藝術地帶,」蔣伯欣說,「所以我們需要關注在這個特色上,論述此種動態式的來回移動和辯證,更能把握新北藝術史的特殊性。」   為了避免在書寫地方藝術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