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黃金聚落: 走讀流金歲月, 來場山城的文化行旅-專訪謝哲青
●文|李亞庭
●攝影|林冠良
水金九地區因過往淘金開採礦業,昔日的黃金風華匯聚出獨特的人文薈萃。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九份老街、水湳洞的陰陽海,其實金瓜石山城聚落承載更多過往居民生活的情感與足跡。與九份有數段情緣的謝哲青,曾不只一次到訪九份拍攝節目,藉由此次的「探金之旅」,帶領大家領略當年挖礦的黃金歲月,細細品嘗聚落中的小城故事。
在旅行中看見自己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我們走訪的一點一滴、踏出的每一個步伐,其實是一個追尋自我的旅程。走訪歐洲數國、踏遍無數城鎮的謝哲青,蒐集每個聚落的人文風景,從中認識更深層的自己。他分享:「透過生活的足跡,可以挖掘出這塊土地過去的生活脈絡,每一個物件都具有屬於它獨特的故事,所訴說的泛黃回憶,讓我們從中反思自己,重新與土地締結情感上的聯繫。」跟著謝哲青的腳步,我們來場深度的文化行旅,從旅人的角度走讀山城歲月。
「文化路徑」意指人與場域中的互動,形成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進而連結成探索的軌跡,藉由探訪點與點形成的網絡,更認識每個場域的文化內涵。黃金博物館以此概念,推出「走讀礦山-翻閱採金之路」特展,盼藉由山城獨特的產業與環境資源,讓旅人能更深入地走訪在地,透過不同視角回溯已消逝的地景記憶與生活故事。
走訪黃金聚落
認識不一樣的金瓜石
黃金博物館自2004 年開放至今,戮力資源永續經營,同時結合社區力量,盼能將礦業記憶及人文資產做妥善的保存。我們從黃金博物館出發,首先看到昔日連接礦坑的「中央斜坡索道」遺址。謝哲青分享:「當時的人們搭乘臺車從索道進入礦坑或至中央倉庫。索道不僅是一種交通建設,更是串聯工作與生活的重要記憶,雖然目前僅剩坡道地基,但能從保存下來的遺跡,窺想當時的生活,對聚落有更深的認識。」
緊連著索道旁,是知名的「四連棟」,為金瓜石地區保存十分完整的日式宿舍。從四連棟不僅能看見當時的建築特色,更能從建築形態得知當時屋主在公司中的地位。被稱為「破風」的屋頂樣式、日本九州建築特有的人字砌駁坎、直線型的窗櫺,在在顯示日本江戶貴族所遺留下來的生活品味。有趣的是,一般傳統日式建築具有前庭後院,為方正型的格局,但金瓜石地區因地處山坡,配合地勢而有高低層次的建築,因應空間成為狹長型的四棟相連,為此地區特有的日本建築在地化。
經過車站,我們踏上連接中山堂舊址的石階,路上還有俗稱三毛菊次郎宅的金瓜石礦山所長宿舍。中山堂前身為電影院,為當時居民的重要娛樂場所,謝哲青笑說:「當時開採礦業十分富裕,每到國定假日,本地人還可以免費觀賞電影。」漫步向下的步伐,是前人曾走過的足跡,更是礦業背後已消逝的生活記憶。
祈堂老街串起的人生百態
沿著採金之路,經過酒保口、八角亭與金瓜石醫院舊址,我們來到一棟頗具典雅風情的小洋樓,這裡是過去著名的「金德發商號」,街坊鄰居又稱為「新店仔」,是聯絡彼此感情、採買生鮮蔬果與節慶年貨的重要據點。每個城市與聚落,都有一個屬於當地的雜貨鋪,謝哲青回憶:「有些雜貨店甚至可以收發包裹、寄貨存貨還能分期付款,各種大小事,都在一個小小的雜貨店發生,充滿生活的滋味,是重要的情感依據地。」隨著時光流轉,現在金德發商號已成為咖啡廳,留待旅人從昔日建築中去感受時代更替的風情。
清風徐徐,一縷柏油混雜木頭的特殊氣味鑽入鼻腔,淡淡的令人不易察覺,謝哲青說:「這是『懷舊』的味道。」舊時代的木造房最怕漏水,因此會在木構屋頂鋪上一層瀝青,形成「黑毛氈屋簷」,防水又能使房子更堅固。嗅覺上的記憶,帶領我們穿越時空。走進祈堂老街,不少店家還保有舊時建物的時代痕跡。
這條曾被譽為「金瓜石銀座」的祈堂路,曾上演各種生活百態。在興盛時期商家林立,像是時髦的西服店、男孩聚集的撞球間,還有小說出租店等等,有關民生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在這裡發生,好似走進當時的繁榮時光。關於旅行,謝哲青如此說:「旅遊不只是走馬看花,和在地的阿嬤聊聊天、入境隨俗體驗當地風情,屬於這個聚落的點滴,會帶領我們更認識這塊土地。」
探訪聚落
感受地方生活氣息
離開祈堂老街,我們拾階而上,來到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勸濟堂。廟中供奉的是關聖帝君,廟頂更有一尊全臺最大的關公聖像,是金瓜石的醒目地標。自古以來,信仰都是串聯在水金九特殊的歷史脈絡,讓旅人對流逝的黃金歲月充滿想像。地居民的重要場域,無論是生活或是情感上的寄託,婚喪喜慶、社會模式,都與信仰存著重要羈絆,承載著當地人最在乎的記憶。
在謝哲青的眼中,水金九特殊的歷史脈絡,讓文化與環境自成一格,形成人文上的獨特風景。他形容:「水湳洞的廢煙道、金瓜石充滿生活氣息的巷弄與九份的山城風華,就像是美好年代的驚嘆號。保存的遺跡抑或是現有的民俗風情,讓旅人對當初的黃金歲月充滿無限想像。」
現今交通方式日新月異,全球化的時代讓旅行失去「距離」,當旅行變得容易,如何更
深入認識在地,成為文化與觀光發展的重要課題。以往「觀光」,著重在著名景點與指定標
的,追尋大山大水的新鮮感與購物消費等商業行為,但當地方個性逐漸模糊時,開始提醒人們與社區聚落回頭關注本身的文化資產與環境資源──回歸與自然共存,依循原始的型態鑿刻出屬於當地的人事物。
如何形塑出每個聚落的獨特面貌、語言、生活養成與其構築的社會型態,是在地發展的核心。謝哲青認為:「看到人們怎麼生活?進入當地的習慣模式,透過步行瞭解每個地方的人文特色,才是『文化行旅』的重要意涵。」當我們以旅行的足跡,巡察探訪聚落的每一隅,其實歷史人文與環境交織出的濃厚底蘊,都值得我們深度挖掘,細品旅途中的況味,並在旅行中重新認識自己。
|謝哲青|
身兼作家、文史學者、旅人、節目主持人等多重身分,藉由旅行深入在地,挖掘屬於每個城市的獨特面貌。著有《因為尋找,所以看見:一個人的朝聖之路》、《寂寞博物館:20 段名畫旅程,收留你說不出口的憂傷》、《鈔寫浪漫:在這裡,世界與你相遇》等多本著作。現為「青春愛讀書」節目主持人與「音樂心旅行」廣播電台主持人。
好像在地鄉親一定要追蹤這位健腳作家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