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5|無以名狀的博物之城 延伸且交織的藝術象限―專訪高千惠
● 圖片提供 |林冠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國際策展人艾莉安娜.克蒂絲(Ariana Curtis)曾言:「博物館不該只是創造『非凡』,更應推崇『日常』。」本世代的博物館將走出白盒子,讓自然、歷史與生活匯入,一個無圍牆的博物之城,在此誕生。
多元面貌的
新北境內博物館
新北市境內錯落於環狀圈的文化聚落,包括分布於都會內的林本源園邸、世界宗教博物館、板橋435 藝文特區等;淡水左岸及重新文化生活圈的十三行博物館、蘆洲李宅、泰山娃娃產業文化館;北海岸文化生活圈的淡水古蹟博物館、朱銘美術館、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等;土樹三鶯文化生活圈的鶯歌陶瓷博物館、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三峽歷史文物館、李梅樹紀念館;大文山文化生活圈的坪林茶業博物館、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華梵文物館、新店文史館、石碇淡蘭藝文館;東北角文化生活圈的黃金博物館、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菁桐礦業生活館。這些環形星狀的據點與觀光路線有關,也呈現出其人文與產業歷史的點、線、面狀態。
提及這些博物館的路線部署,高千惠熟稔地將這些早已刻印於腦海中的美學地理串聯起來。她說:「會提到這些路線部署,是想要以新北市產業文化的生態來思考,在刪除臺北大都會的交通串聯之後,未來可以用什麼眼光去詮釋這環狀地理區內的文化活動?顯然,首要之務,便是要了解它們座落的位置。」她提出,目前新北美學建設的連結不夠強烈,場域的互動關係還是有很長的進步空間。以環狀線來說,這是屬於第二級的城市發展,經營方式多屬於常民化的庶民美學,未來可以思考如何引動國際相關人群進來對話與研究,讓新北博物館群的樣態與其內容可以產生當代性的對話。
美感X 生活場域
新北藝術可能的對話方式
新北市的歷史地理脈絡、城鎮發展,的確與別的區域不盡相同。除了來自各地的移民人口,依循產業來看,也有礦產、茶、陶瓷等具有鑑別度的特色產物。高千惠饒富趣味地說:「如果可以統合區域特質,以當代藝術的方式做對話,這樣可以做得主題太多了。光是以各地現代陶瓷的發展為例,就可以透過鶯歌陶瓷博物館為起點,進行產業的歷史性、地域性、現代性等跨時空的對話,各類產業亦如是。」
新北的美術館以博物館群中既有的地景產業文化與社區文化做對話,可以具有多數移民人口的三重或土城為例,就其在地性而開展出當代國際藝術的介入可能,在海納新北市既有的多元元素與色彩之下,足以進行跨領域的對話。以高雄市立美術館為例,該館在與其他現代美術館的區隔上,便強調了南島元素。新北市的文化特質與因素可以銜接哪一種要素,如何讓外地人來到新北美術館,可以看到專屬於自己地域的特殊收藏物件與容貌,應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以地景、產業之名的
藝術觀察角度
地景產業是生態藝術很重要的環節,自然與歷史產業的結合更是有其必要性。以產業之名成立的館群,除了展覽典藏理念與收藏架構非常重要,其地景生態發展,也是活文化的所在,高千惠舉例:「貢寮-瑞芳這條火車線,擁有基隆通往臺北的景觀,除了鋪陳出臺灣早期的移民史,也保存庶民生活區。黃金博物館即提供了早期的開礦生活,但館外的生活區也像是一種活遺址。」
針對目前的展示空間,她認為多傾於文史教育的展示方式,如果能從更當代性的意義介入討論,或請當代藝術家以新的視野進行據點創作,讓產業以當代的語彙發聲,也是一種方法。她提出,「例如,以山海林礦為主題做深度創作,或是更進一步地與境外特質相近的地方做跨領域對話連結,均可以讓民眾心領神會地閱讀藝術,也可強化新北市未來的文藝產業,與其特殊的地方性。」
她以日本沖繩的陶藝產業街-壺屋通為例。壺屋通石路有一些過去美好時代的影子,它也是日本最南端的民藝陶瓷聖地,以民用器皿為主,產業與地貌十分融合。最重要是,整個陶藝區具有生活美感,高千惠說:「它不像觀光產業區,而是陶藝生活區,這種人文氣質是靠養成,而不是靠規劃。」
談古蹟建築體的藝術脈絡
臺灣較具規模的文化景觀遺產,如太魯閣森林生態、高雄鼓山區,都與自然地理有關,而淡水古蹟群則擁有臺灣殖民歷史的底蘊。它保有活古蹟園區的概念,像是紅毛城、小白宮、滬尾礮臺、海關碼頭園區,以及改裝成藝術空間的舊建物。歷史閒置空間的再使用,一直備受關注。紅毛城就像是重新開封的殖民歷史區塊,其人文歷史可以回溯到荷蘭人驅離西班牙人後,所作的開墾與留下的遺跡。另外,像福佑宮、渡船頭、馬偕醫院等,也都可以看到臺灣某部分的殖民歷史。
古蹟建築體的存在,多屬於被觀看的對象。當外國人來看這些古蹟建築體時,主要是在異地看到這些西洋結構的產物時,所產生的一種殖民歷史召喚。目前,整個古蹟群的觀感,多建立在建築物本身,偏向文化觀光性質。它沒有更深層地擴及到歷史教育、民俗信仰等民間生活層面。沒有展出歷史長河中所流失物件,便無法完整地詮釋歷史的面貌。
高千惠舉例:「澳門歷史博物館,就將這方面做得很精緻。館方將庶民文化中,如小販生活等物件全都陳列詳細,甚至包括流失的叫賣聲、剃頭刮臉修眉等現代少見的民間生活行為,均被保存下來。不管是外來觀光客或是在地民眾,都可以看懂百年來的常民生活模式。」至於如何善用閒置空間,她指出除了斷裂式的重新啟動之外,因據點特質,還是可以用當代藝術的表現語彙,以淡水一帶的漁民生活點滴、庶民的生活樣態為對象,作為地方性與現代性的對話。
以藝術家為名的
美術館觀察
朱銘美術館以雕刻為主,美術館概念向外延伸至園區,戶外也有雕塑群。朱銘美術館亦出版《雕塑研究》,不只聚焦於朱銘,也包括了與雕塑有連結的相關研究。由於越是偏遠的地方,藝文活動就與民眾越疏遠,像這樣開車才能前來的路線與據點,會讓藝術產生階級性。這是以藝術家為名,但又地處偏遠的美術館之困境。在展覽營運上,高千惠提出以特展概念來呈現,或可以吸引當代藝壇人士前來園區,促進藝術聚落創發的可能性。其次,工作坊、駐村等活動,也可以在官方美術館與民間美術館的協商合作下,作資源交流。
高千惠再以安迪沃荷美術館為補充,提出以藝術家為名的美術館,可以更開放一些。安迪沃荷美術館和白南準美術館除了有藝術家的作品常態展,也透過策展理念,讓藝術家作品與未來的或外來的相關作品,進行影響性或比較性的對話,產生肯定或否定的討論。如果只是以藝術家生平為主作單線展現,美術館的能量會有限。在方法上,她提出:「可以透過策展、聯展的形式介入,或進行藝術史與當代藝術的對話,讓觀看者察覺藝術家經過多年淬鍊,在紀念館的概念之外,還是有很寬廣的討論空間與年代感。」
為了讓經營方式更進步,她亦提供一個具體作法:「希望未來新北美術館的部署,能做出觀光巴士的概念,讓不開車的族群也可能看到美術館群,在不虧本的情況下,籌措出幾個班次來回。也能增加特殊產業的觀光巴士,
像是對茶葉有興趣的人,可以早去晚回,回程則停靠在有大眾交通工具的地方,來一趟產業藝術輕旅行,設計一個完善的路線圖,
讓藝術館群產生連結。」
新北美術館的藍圖與借鏡
講到這邊,高千惠描述出了自己心中的新北美術館風貌:「我心目中的新北美術館,應該是具有特色的一座當代美術館,它要有別於臺灣其他既有的展館,它要充分使用新北的地景條件,猶如市郊的一個藝術桃花源。」她說,日本很多美術館的美學空間感做得很全面,館間是地景的一部分,可以看到歷史氛圍與新穎背景,也能關注重要藝術家來參展。臺灣的現代美術館,比較偏向白盒子的展場概念,以內部空間做藝術規劃。建物放在任何城市都可以成立。
新北的三峽、土城一帶是老城鎮,若想有別以往,可以借鏡日本的常民美學,做成具現代感的藝術連結。她舉日本博物館為例。由貝聿銘打造的美秀博物館(MIHO),從建築物與地景來看,收藏性質未必與地方有關係,但踏上周邊,就好像望見桃花源;金澤21 世紀美術館,也有濃厚的歷史氛圍,外圍是古蹟,與部分在地文化做結合,但館內裝置藝術卻又十分現代感,是比較安靜的藝術型態。縱使訊息量不大,現代與過去交織的呈現樣貌,卻能給予觀者細微的感知與體察。臺灣藝術家林明弘之作也在金澤21 世紀美術館出現,繽紛的客家花布牆和客家文化結合得很融洽,是很好的借鏡。
高千惠理想地認為,「臺灣的山林產業自然景觀很多,新北市立美術館極有利做這方面的規畫。它可以是一個屬於自然生態與人文養息的人類世(Anthropocene)美術館。」
與全球對話
以航海史為基點的藝術脈絡
讓藝術走進大眾生活
高千惠理想地認為,「臺灣的山林產業自然景觀很多,新北市立美術館極有利做這方面的規畫。它可以是一個屬於自然生態與人文養息的人類世(Anthropocene)美術館。」
與全球對話
以航海史為基點的藝術脈絡
新北在藝術成長史的發展上,有很好的先天條件,把面向擴展的深廣一點,也可以用航海史的脈絡切入。它擁有來自基隆河與淡水河的活水湧入,歐洲文化曾經涉入,文化遺址也存在著。基隆進入臺北的鐵路路線上,有代表礦產的黃金博物館,象徵航海史進入現代史的一個路徑。它也具有與各縣市,甚至是大阪、橫濱、英國等具有移民特質的城市,進行歷史性與現代性對話的條件。
高千惠提出以世界史位置與地方成長史的角度來書寫新北市。從人口遷移到文化交流,以及沿著淡水到基隆,人文地域與族群移民、殖民聚落間的關係,如何發展而起,均使新北的藝術建構之可能性無限。她認為新北博物館需要兩種形式,一種是歷史的、一種是當代的。以日本大阪歷史博物館為例,高千惠分享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展示法。日本大阪歷史博物館2001 年開館,館址即位於古城遺址上,本身就具考古概念。它同樣從世界史出發,從難波宮時期的唐朝交流經驗切入,以樓層展示不同時期的庶民生活,也以考古方式讓民眾接近地理地址與生態。九樓是中世紀的大阪—輝煌的本願寺時代、八樓是考古廳、七樓是受西方影響的現代生活風貌,裡面有大正末期至昭和初期的現代化痕跡,包含食衣住行等演變。大阪歷史博物館的展現方式,從小模型、實物、景觀再現,均讓觀者身歷其境,視覺性與知識性均足。新北如果要有一個有關歷史的展館,或可參照這種部署形式。
無圍牆美術館的概念
高千惠對於藝術的想法,有很宏觀的建設性,又有一種深切的熱忱。也許是長年對美與人文的涵養共振,她語重心長地說:「美術館的經營開創,要給予充分的時間,慢慢磨合出最適合地方的形式,同時要放棄同溫層與習慣式的侷限,打破藩籬,才能革除美術館面向、風貌過於接近的情形。」
她引德國明斯特(Münster)雕塑展為對照,這場十年一度的藝術盛會,讓藝術家與城市對話,並且留下有形與無形的作品,從戶外、社區到室內。這樣的做法不僅能改善生活上的美感,嚴謹新北市適合發展無圍牆美術館,不僅能改善當地生活美感,也能改變居民對藝術的認知。選擇藝術取向,也改變居民對於藝術的觀念認知。這方面,她認為新北也會有其優勢。試想,新北如果有那麼一座無圍牆美術館,在一個藝術季節,與白盒子空間作品錯落出現,藝術行者要按圖索驥找地圖,也同時認識城市,積年累月,它就是一個事件、一個景觀。話鋒一轉,她最後笑著補充:「當然,所有的路徑要令人舒服的,不是在機車狹道中找藝術。如果未來各區能規劃一條到美術館的路,而且從車站開始的行走空間就有美學設計,那麼無牆美術館便可以在館外發生了!」
美術館在城鄉與當代之間,尚處於尋找平衡點的現在進行式,但它的未來,還是讓人拭目以待。
|高千惠 |
藝術領域教學者、藝術文化書寫者、獨立策展人。著有《當代藝術生產線-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發燒的雙年展-政治/ 美學 / 機制的代言》、《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領域閱讀》等十餘本書。現任教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