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捕捉時間流動、記憶的痕跡與生活:李明璁




● 文、攝影|方心逸
● 部分圖片提供李明璁、123RF


提到傳統市場,李明璁認為這是一個能感受到社會變遷的重要日常場域,富含趣味性,臺灣的市場四處都是驚奇,不只販賣基本食材,還將日常生活的碎片拼接在一塊,現在市面上流行什麼,都能從市場望見,比如說彩色羽絨衣、哈姆太郎的兒童衣物、十穀米都是市場曾經出現的流行景致,也能看到相對便宜的折疊腳踏車。


市場是現實場
認識社會的第一扇窗

  說到這些刻劃平實的市場印象,李明璁娓娓道來:一般來說,臺灣多數大型傳統市場結合了三個面向,首先是濕的市場(wet market),是賣生鮮食材的地方;也是食物市場(food market),是賣熟食乾料的地方;同時又是市集(bazaar),是賣雜貨衣物與日用品的場所。」而對於孩子來說,生活中除了家庭與學校,最常被母親帶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市場,因此從孩子純真的視角來看,市場就像一個瞭望社會的窗口,縱使當時還無法理解,卻能在市場中透視一隻名為「社會」的龐然大物。

  對於李明璁而言,臺灣經濟發展邁向現代化的1980年,橫跨了他的童年,猶記得母親帶著他去菜市場買菜,外公外婆在市場做生意的情景,而他對市場最奇幻的記憶,竟是母親在市場買了一台風琴給他。當時商業的觸角走向了剛興起的中產階級,許多家庭會想透過讓孩子學鋼琴陶冶性情與氣質,不過鋼琴十分昂貴,於是市場的攤位就架設了價格較為低廉的風琴,主打大眾也能負擔得起的琴,李明璁的母親就從菜市場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架風琴。由此可見,市場能看到的,不只是商業行為,也是人間百態,更是小型社會的縮影,李明璁第一次目睹扒手行竊也是在市場發生的,他看到母親被扒走錢,那是父親一個月的薪水,童稚的他卻無能為力。他異常專注且認真地講述氛圍,就像墜入時光迴廊:「市場是我認識社會的第一扇門窗,直到我慢慢長大,抽離個人的部分,從學術的視野切入,又發現市場更多耐人尋味的地方。」



傳統市場vs.現代化超市
相互呼應 共生共容

  市場會以一種演化的方式與超市共生,有些材料是傳統市場才能提供,也有生鮮超市才能找得到的,兩者可以同步運作,重疊之處會透過川流不息的生活脈絡彼此修正。具體來說,生鮮超市會變得更有人情味,貼近顧客的溝通區塊,而不是冷冰冰的標準化流程,這部分可以說是某種對傳統市場的模仿,因為這是傳統市場的強項。反過來說,傳統市場是五味雜陳的地方,需要抑制過分旺盛的氣味,像是血腥味或是一些強烈刺鼻的味道,因此也需要效仿超市乾淨衛生的陳列方式,像是改建後的士東市場、南門市場,都擁有良好的通風、乾淨的下水道與冷藏設備。

  因為時有殘餘或腐爛的食物需要處理,傳統市場有大量的清洗需求,就像台北最大的環南市場,曾經有一千多個攤位,可想而知會產生多少食物廢棄物,也因此讓舊的市場難以擺脫潮濕陰暗的形象,但在改建後,排水通風皆大有改善。而說到食材展示的方式,現代化的超市會將生鮮食材的展示與冷藏合為一體,保鮮之餘又能看到食材包裝,傳統市場在食材下鋪上冰塊,裸露展示的過程中,就會產生氣味,在民眾採買時閒聊的過程中,也會有飛沫散播的可能,例如改建後的南門市場就改善了這個問題,有明亮的展示櫃、透明真空處理的包裝,通風、空調、排水、採光都有一定的水準,整體看起來窗明几淨,不再是幽深潮濕的空間,在衛生上得到良足的進步。

  由於傳統市場的靈活度會一直存在,日後勢必會有新形態的學習與管理,未來生鮮超市也會逐漸仿效這種市場的客製化,強調人情味與消費者的溝通,彼此在同時間點產生不同的市場樣貌,透過模仿、學習與共存,超市會越來越市場化,市場也會越來越超市化,聽起來很抽象,卻是一個正在演化的進行式。對此,李明璁舉了一個例子:「超市為何要找人煮給民眾看,甚至提供試吃、兜售?這就是一種仿效傳統市場的方式。傳統市場又為何需要改善陳列空間?想一想,很多事情其實是一體多面的,每個人在產生需求時,想買某些東西會去超市,但想要買其他東西又會選擇去傳統市場,這就是平行與共存的一種日常型態。」



傳統市場限定
地方感與人情味

  傳統市場有一種功能,就是客製化,當人們在購買東西時,很容易與老闆產生互動,不只是買菜,還能交流。李明璁說:「有趣的是,現代化是當今的產物,但客製化這樣的新式作法,卻是傳統市場中一直存在的活動。這種寒暄式的人情基礎能驅動很多互動層次上的流轉,就比如說:可能透過買菜,讓攤商知道你的身體最近很虛弱,那他可能會建議你再去燉個烏骨雞,即使現在沒有,這攤的老闆也能透過熟識的肉商,幫你保留需要的東西,甚至是在原地取得食補的肉品與菜類一起結帳,就連請老闆幫忙挑選適合搭配的麵條,都是有可能的,超市就很難做到這件事情。」換句話說,市場既是零售業,也是服務業,結合後就是客製化的販售。吃什麼菜、要煮什麼麵、會用到哪些香料,在採買時問其中的一攤,可能就很容易得到這幾者食材的連結,市場的調性靈活且有彈性,會因應不同的需求做調整。

  李明璁更加深入說明,就比方說如果蔥的時價很貴,菜販會推薦取代品,也能讓你激盪出比原本想像中更合口味的菜餚。這一系列市場人情味的範疇,牽扯到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透過相遇進行貨物交流買賣,不像超級市場的物流陳列都有一套標準化的流程,就像在東京超級市場與臺北大型的連鎖超級市場,陳列的標價方式就不會有太大的落差,但在世界各地的傳統市場卻發生很大的歧異性,不一樣的原因是什麼?李明璁提出:「超市是感受不出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甚至可以說,超市消滅了地方感,而傳統市場發揚地方感。」

  李明璁對於許多社會議題都能提出建設性的見解,問到改建後的現代化市場,是否還有能強化的項目,他認為若要得到一個吹毛求疵、求好心切的建議,那就是:一切都太過標準化。他認為改建後的現代市場,會呈現類似的面容,可能就排水空調、冷藏容積,甚至連單位面積的規畫與運用都雷同,一致的現代化裝置在市場的呈現上是一個文化隱憂,若是能讓改建後的市場,從外貌、內裝,甚至是基礎設計,都能強調出地方感,在各種現代化的改良下,都還能忠實地呈現細部原貌的市場光景,會讓市場的文化脈絡更加清晰可期。



五感衝擊
在市場找靈感

  對李明璁而言,市場流露出的氣息與韻味,與地方感息息相關,在不同環境背景長大的臺灣人,在感官與細微的記憶藍圖中,通常會有所不同,他提到:「市場是一個讓人五感盛開的場域,當一種氣味與聲響鑽入你的耳鼻甚至是視覺的衝擊,那都可能產生美好、害怕、緊張、討厭等各種正反面的感覺。」李明璁身為一個觀察型的學者,當時會選擇以市場為切入點,也是從兒時記憶的窗扇中踏入,他將市場當成一個能提供豐富素材的小宇宙,他認為:「只要懷抱好奇與探索的心情進入市場,就很容易變回孩子,你可能會感到疑惑、新奇,想知道更多關於市場這個小宇宙鉅細靡遺的行為。」也就是說,市場的運作不只是單一的走向,也很奇妙地能維繫人際、性別、族群甚至是世代關係,諸多經濟行為與政治運作,這一點從每次選舉不分黨派的候選人都會去市場走訪就能得知。

  在這其中,李明璁看見太多文化面、感官面的東西,對於一個同時是創作者且五感充沛的學者而言,市場能尋求到不一樣的感官排列組合,讓思考的脈絡更五彩繽紛。李明璁舉例反問道:「妳知道蔬菜的綠是有層次的嗎?從最深的墨綠到最淺的綠,肉類也有細微的變化。」對於創辦過電影雜誌,統籌過多本音樂專書的他來說,市場就像是無窮無盡的靈感開採中心,能靈活觀察各種人事時地物的流轉,即使是一般人可能無感的細節,也能從這些絲絲點點的觀察中,激發藝術創作的覺知,也得到許多創作啟迪。



田野調查的體現
《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身為一個人類學者,李明璁將市場作為田野調查的基地,最具體的體現,大概就是他在公視主持的節目《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這個節目的每一集只有五十分鐘,卻像是人生百態的縮時攝影,需要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去作田野調查與前置籌備,在錄製之前,團隊已經在市場附近住上好多個日子,畢竟需要注重無數個細節,要將人事時地物講得很仔細,要探究每個地方上的歷史文化脈絡,也要把其中的特殊性交代很清楚,每個生命故事的捕捉也不能馬虎。當地很多攤商都問他們:「怎麼拍攝那麼久?人家綜藝節目都來一兩天就走了!」其實他真的沒有辦法將這個螢光幕上呈現的短暫時間等閒看待,不想要拿著麥克風隨意訪問,吃些東西當成美食遊記那樣的單一,這個節目沒有明星光環,就只有李明璁與當地市場的素人組成,卻得到很多民眾的迴響:「節目很好看,裡面的訪談很自然!」



  李明璁說:「試問如果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市場裡面純樸的素人怎麼能跟陌生的我們侃侃而談呢?每一集下這麼多功夫勘查,其實不只是講市場,除了人文,更是從產地到餐桌的一切。」像是有一集到宜蘭南方澳漁市,節目中就提到,所有的漁獲都取自於海洋,因此發展出與畜牧不一樣的聚落,市場的運作就彷彿建立在每天與海神領取禮物的微妙心思上,討海人、海港文化、港邊市場運作法則、周圍的媽祖廟和長老教會也自成一個信仰系統,建立出一個藍色的小宇宙,對食材亦保留獨特的處理方式。又比如有一集,節目去花蓮重慶市場錄影,看到當地的原住民朋友對自然野菜的看法,即使是吃起來苦苦的野菜,他們也當作是上帝的恩賜,覺得很美味。這跟一般人的邏輯不同,不但落實環保,也展現自然和諧共存的宇宙觀與人生觀,他說:「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願意不濫取,也不貪得無厭,時常抱著敬畏之心,拿著上天給予的食材發展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生命態度。」與其說《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是一個美食節目,不如說這是一個生活節目,看了對生命會有啟發,原來在同樣的土地上生活,仍然會有衝擊碰撞,會有那麼一群人,用不同的態度過生活,不是那樣一成不變的,會有諸多想像與調整的空間。



精緻的庶民文化
講究的職人精神

  李明璁認為就是能夠去同理和想像,透過菜市場作出文化反芻,其實也因此擴大了我們對於文化的詮釋,他說:「文化不只是精緻殿堂展演的東西,更是尋常百姓生活方式的總和。」很多時候,表面上看起來不是那麼精緻的庶民文化,即使是最底層的那種生活型態,一旦仔細去留意,會發現,其實是精緻得不得了,因此他對於市場的攤販有一種尊崇的心,認為用攤商來稱呼他們太輕忽,他總是會尊稱他們為職人。

  攤商只是一種經營方式的泛稱,真正的內涵可能是作了一代、兩代、幾十年,甚至是半個世紀,繼承了上一代的衣缽。比如台中第二市場裡的一個潤餅攤,是從曾祖父或祖父傳承到現在,幾十年來都是專門做潤餅的,也只做潤餅,每天就這麼日復一日地重複幾個動作與模式,對細節專注地講究,這就是日本人所謂的職人精神。旁人無從得知為什麼明明是同樣的作法、同樣的食材,但他們就是能做得比較好吃又道地,或許這可以歸類原因為:當窮究細節到一種別人無法仿效的境地,那就是職人精神的體現,一輩子反覆做著同樣一件事,卻代表一個地方文化的精髓。

  李明璁說:「如果所有的文化都不只是求溫飽,而是求溫飽以上的細節性與精神性,市場就是一個巨大的、職人精神的寶庫。」李明璁認真看待市場的文化,用很細緻、千絲萬縷的思維,意猶未盡地演繹說不盡、史詩般的市場現代化過程,與人文的務實精神互相輝映,如同他為市場下的註腳:我們著迷那傳承下來的美好人事物,一個有故事的市場,就是一個城市靈魂的核心。



李明璁
社會學家、文化觀察家。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社會人類學博士,曾於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IIAS)、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與東京ICU大學亞洲文化中心客座研究,執教台大社會學系十餘年,專長為研究大眾文化,多次針對社會議題發言,致力公眾社會學教育。
參與創辦電影雜誌、編撰音樂專書,當過金鐘獎、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的評審。著作散文集《物裡學》、《邊讀邊走》、短篇小說集《Rock Moment》,主持公共電視《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風格深度平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NO.35|以美術館為後盾——新北藝術史的建立-專訪蔣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