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3|礦業小鎮做山長 新村芳的尋新之旅:施岑宜

礦業小鎮做山長

新村芳的尋心之旅

施岑宜



傾聽內心,找出心之所向:「人一輩子的學習與實踐,就是回到自己的心。」
在新村芳書院,施岑宜落實了她的初心⋯⋯

●文|嵇景芬
●攝影|嵇景芬、陳逸宏、陳衍綸

  走出瑞芳火車站的第三月臺出口,映入眼前的是小鎮的老街。不急著立刻往前走,右手邊不長的老貨運巷裏,一處青青綠蔭,門口擺放著幾張隨性彩繪的小學椅,樸質的木板片上印著大大的「新村芳」,讓人好奇這是什麼樣的空間?繼續轉進小巷中,透過落地的大窗看著整面壯觀的書牆與壁掛七彩的鼓,這裏有別於我們對礦業小鎮的既定想像,如此異質卻又完全融合於老街的日常空間──新村芳書院便是這樣一個特別的所在,承接了一間在鐵道旁的百年老貨運行,歷經兩年的修繕,由山長施岑宜與山夫陳澤民建築師共同創辦。

咚咚咚!從鼓至今的故事

  「習鼓其實挺坎坷的,有噪音的話會干擾。最初找到這,是為了要打鼓!因為火車也挺吵的,鄰居們應該很能接受⋯⋯」書院山長施岑宜笑著說出了新村芳書院的起源。近二十年前,「天龍國」出生長大的她,和先生辭掉了都市裡的工作,搬到瑞芳水湳洞的陰陽海邊生活,從此愛上這個依山傍海,有著潺潺瀑布聲和雲煙繚繞、靜謐自在的小山城。

  又在十年前,施岑宜的生命有所轉向,當了母親之後,遂選擇陪伴孩子;從黃金博物館館長一職退下的她,認養了由社區陶藝家許居福老師發明的「不一鼓」,自此帶著一兒一鼓,走向一條人生從沒預設過的道路。

  當時的施岑宜仍在攻讀博士,因而時常需要搭火車往返瑞芳與臺北之間。偶然的機緣,來到瑞芳的舊街,喜歡上這個視覺雜亂但讓人輕鬆自在,人與房子各自依據機能自然發展的老街區。而她就在鐵道旁的老巷弄,與這間閒置多年的貨運行倉庫相遇,起心動念想買下來練鼓。



  幾年過後,房子居然奇蹟似地要脫手,幾經協商斡旋許久終於如願擁有,不一鼓卻也因為種種因素而暫停──施岑宜淡淡地苦笑回憶著:「當時覺得老天爺開了一個大玩笑,若無須習鼓,不知道要拿這個空間做什麼⋯⋯」於是,老宅再度被放置了一年,她返校完成博士論文。

  施岑宜的研究以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為主軸,用自身多年的在地與社區實踐作為應證:這個在臺灣推動超過二十五年的文化政策,期待在歷經現代化與都市化之後,人們可以從既有關係崩解重構中,再度召喚過往生活人與人相互依存的美好。而時至今日,衍生出新的「地方創生」,也是在這樣的脈絡想像裡誕生,且更務實地去思考在地生活與生存的可能性。

  有別於其他政策研究的利弊討論,她的論文觀點發現了實踐邏輯的謬誤:容易忽略人與人間溝通的重要性。施岑宜說:「其實我們可能從來不乏源源不絕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但我們最大的困境是,人跟人之間沒有辦法好好地持續合作,只為了解決社區當下的難題,卻忘了最重要的可能是先面對人自己的問題。」這樣的省思讓她有了新的體會──制式的教育體制只是努力將學生教成合群有用的「工具人」,當個讓社會成功運轉的機器人或是完美螺絲釘,以致我們得以擁有很好的物質條件與看似人生勝利組的樣貌,但心靈卻處在極度空虛中,長期忽略了人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應當思考的「我們這一生為何而來?」、「該用何種態度活著?」、「如何得到真正的幸福?」等問題避之不顧。我們無法理解自己,離自己的心太遠,常常為關係所苦或於生命的各式困境中兩難,導致你我無法真正做主去做對的事,並與他人建構良好的關係。

  施岑宜感嘆:「即使拿到了博士學位,這些生命中的困惑,學校從來不會給予答案。」於是,畢業後的她,放棄到大學任教的機會,在原本預備要響起鼓聲的老貨運行,創辦了「新村芳書院」。學校不教的,就由自己創造吧!這個滿室書香的空間,之所以取名為「息」書房,即是為了提醒:「人一輩子的學習與實踐,就是回到自己的心」。


|關於息字書寫|
  傳統書院運作有四大區塊:講學、藏書、祭祀、學田,過去地方仕紳貴族會捐田支持書院辦學,稱為學田;而新村芳書院在小鎮的助學經濟來源,就是附屬的「好事學田旅宿」,以推動學習型旅行,作為旅人認識地方的窗口。每年元旦新村芳書院都會舉辦「息之祭」,透過不一鼓的輕柔鼓聲,將每個人的新年祈願打入心坎裡,也藉此重新關照自身。
  無論是到訪「息書房」還是在「好事學田」住上一晚,書院會邀請每一位到訪者用毛筆寫下「息」字,隨心所欲自由發揮。「息」是關於「自心」的拆解,書房內的桌上一隅,擺放了許多來到這裡的「村」民或「村」友寫下的「自心」,透過書寫或塗鴉,看見彼此。





用閱讀力翻轉小鎮

  從古至今,許多思想家與文學創作者,窮畢生之力,就是想釐清「人生如何得到幸福」的可能答案,並用文字書寫下來;我們如果有機會翻開文本,當下就有機會被啟發、療癒。籌備三年、營運近兩年的新村芳書院,與地方交陪的第一步,就是「推動閱讀力」:透過閱讀文本、閱讀人物與閱讀地方,開啟在地與外來者相互凝視傾聽和學習的可能性。而最終這些構成的學習力,可以引領我們回歸自己的心─「當自己被理解了,終能同理他人。」

  「山長為你導讀」的活動由施岑宜領頭,羅列了十九本關於人生幸福的選書,並經由這些經典文本的重新詮釋,傳遞通俗與普遍性的價值給背景各異的在地受眾。而「村民開講」則邀請不同人分享其生命故事,因為每一個人就是一本書,其選擇做的事,所生活的、關心的與持續熱情投入之所在,皆造就現在的他/她自己。施岑宜說:「在一起很容易,要好好在一起卻不容易;透過彼此傾聽,我們方有機會學習不一合一地同在一起。」每個人都是有限的個體,透過集結同心卻能成就一個能量無限的行動。




  在施岑宜的推動下,街角老麵店的彩月姊有天盛裝打扮地推開「息書房」的門參與村民開講,來看看大家都聚在這裡做什麼;而中藥店的媳婦與朋友也來體驗這意想不到的空間;老街自助餐店的老闆娘喜歡來聽「山長為你導讀」,甚至還邀請大學放假返鄉的兒子一同前來;在地學校的老師也開始出現在書房,「山長為你導讀」成了支持在地教學背後的精神後盾;曾經一起習鼓的不一鼓夥伴們,也再次相聚於此;更有趣的是,幫忙買到老貨運行的房仲家慧,亦重新回到老屋一起共學⋯⋯

  瑞芳這座往昔礦業小鎮,受小說、電影之描述與冬季陰暗濕冷的天氣影響,總讓人脫離不了「悲情」的印象──然實際上,它的特別不只在於豐富的地景風貌,而是在臺灣很難找到一處擁有礦工、漁民、農民及其他各式勞動工種聚集的地方。其位處臺北都會外圍,有著最真實的邊緣處境,如超高齡化、少子化、產業沒落、人口外移、環境問題、隔代教養、高比例的移工和外配,還有極高比重的吸毒人口。

  如何從「非觀光客角度」理解真實的瑞芳小鎮?這對一般人來說為何重要?前段所提,看似是小鎮的困境與課題,但隨著臺灣在世界的處境越來越邊緣化,小鎮的發展問題就會是國家未來要面臨的考驗。新村芳書院「閱讀地方」的行動,讓他者有機會透過「學習型旅行」的身體勞動及親身體驗,來認識一個地方的人事物;而瑞芳,也因為誕生了這間書院,產生了微妙變化與緣分:從臺北趕搭火車來參與的朋友、九份民宿的管家、小鎮的老師、返鄉青年、歸鄉壯年、留鄉志士、咖啡館的老闆⋯⋯等等,大家的共同點即為:「不敢相信瑞芳能有這樣的一個所在,而小鎮的生活能夠有如此不同的開展,是令人驕傲的。」

  村,是除了有血緣關係的「家」以外,人與人聚集的最小單位;延續過往「村芳貨運行」的名字到成為「新村芳書院」,乃是想創造人與人共好連結的空間。施岑宜與先生讓一個百年老貨運行重新有了新靈魂,為瑞芳注入不同的新能量,並翻轉小鎮發展的既定想像,在車站隆隆的火車聲中,領著眾人從「心」認識自己,也讓世界增添了更多閒適自在的美好。



|施岑宜|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博士。為新村芳書院山長與共同創辦人、不一實驗鼓坊負責人、黃金博物館前館長、臺灣類博物館發展協會創辦秘書長。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NO.35|以美術館為後盾——新北藝術史的建立-專訪蔣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