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3|封面專題:每一天,每一處 發掘細微的美好日常


地方的萬千樣貌

每一天,每一處 發掘細微的美好日常




「這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

我們總能夠輕易地因為一個理由出走,
卻難以在離鄉背井後,再次歸來。
然而那些培育我們成長的土地啊,
終將面臨生命週期的衰老階段,
你可願意轉過身,伸出手攙扶它,
共度下一個新的路口─回到最初美好滋生的地方。


● 文、攝影|盧逸峰
● 部分圖片提供|新北市觀光旅遊局、甘樂文創、張逸帆
● 編審|曾旭正(前國發會副主委、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


  時光流轉中,隨著社會變遷總有新的事物誕生,近來「地方創生」就是十分熱門的概念,行政院更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地方創生」究竟是什麼?與「社區營造」、「社會創新」有何關係?什麼人與地方創生有關?已有的經驗又可提供什麼樣的啟發?




「地方創生」的發問

  近百年來,臺灣經歷的是一個人口不停成長的社會。1919年全臺人口371萬人,1999年全臺2209萬人,現今(2019年)2359萬人,亦即100年來全臺人口成長了1800多萬人,即使近20年也都還增加150萬人。但,未來將大大不同了!

  在這段人口成長的歷程中,伴隨著的是工業化與都市化。工業化吸引大量人口從鄉村移向都市,都市因而年年擴張。人們為了謀求工作,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就業,結婚生子之後落地生根,日久它鄉變故鄉。鄉村則因為青壯人口不斷外流,高齡人口比例愈來愈高,活力漸失卻更需求照顧,故鄉的發展雪上加霜。因此地方創生關注的是從來不曾面對的問題─總人口減少、鄉間人口老化、城鄉活力嚴重落差!

  因為這樣的問題意識,地方創生政策就直接指向地方,期望透過各種手段來注入人的資源,支持地方創造生機。人的資源在哪裡?怎麼注入?則需要在地的產官學社一起構想、集體行動!

  對於一個人口持續外流的地方,人的資源無非來自三個方向:減少外流、引導回流以及吸引新住民。然而,不論哪一個方向,創造在地的工作讓人們得以安身立命是共同的前提,所以地方創生特別重視工作創生!


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

  自1994年文建會(現今文化部)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以來,25年間,社區營造已慢慢成為臺灣社會的常識,也有相當比例的人投身其中。因此,地方創生政策一出,立即引發的討論正是:它與社區營造有何不同?既然還有社區營造政策,何必提出地方創生?

  正因為兩者有其共通之處,所以有此疑問;但也因為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值得說明。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相同的地方在於,都強調在地自發、由下而上,政府提供資源與地方共同努力營造更好的生活。然而,在問題意識上,地方創生聚焦於人口問題,強調工作創生以支持關係人口,才能提升地方活力。社區營造則關心地方認同的經營,不論切入的議題是人文地產景的哪一項,目標都在於強化社區認同。簡單的 ,社區營造就是動員社區民眾來營造社區感!社區感的凝聚是社區進一步關心公共議題的前提,一個團結的社區,只要體認到自身面臨的人口問題,就自然會走向地方創生的範疇。

  不過,關注到人口問題的社區也會發現,要真正推動工作創生,實在不是單一社區可以勝任。因此,地方創生的發動需要鄉鎮層級的政府或民間團體,且不只是靠官、社即能整體掌握,應該納入產、學、研等。我們可以說,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的差異處,除了問題意識之外,還在於空間尺度的不同、行動幅度的不同!




日本經驗:
社會強力支持的政策

  臺灣的地方創生政策參考了日本的經驗,因為日本更早即遭遇人口衰減與區域不均的問題,發展出地方創生政策。日本的總人口在2009年即已達到最高點,隨後逐年減少,讓日本社會體認到人口問題的真實性。2013年,前日本總務大臣增田寬也出版《地方消滅》,他預測:「目前東京呈現一方獨大的狀況,未來人口持續流向大城市的話,根據日本厚生省社人所的『日本將來預估人口』推計,將會有近900個地方鄉鎮市因為生活機能逐漸衰退,而在2040年之前消滅。」

  此舉造成日本全國譁然,引起正反兩派人士激烈辯論;但無論是否認同地方消滅的觀點,各方都贊成政府應當主動制定政策,加速活絡地方。因此,日本社會強烈的問題意識促成安倍晉三政府在2014年推出「地方創生政策」,也因為社會支撐力度足夠,所以地方創生政策以強而有力的政策工具出臺,包括設立地方創生大臣、調集中央各部會三百餘名公務員成立專責機構「地方創生本部」,同時也編列特別預算來支持它。甚至陸續推出十分有力的政策如調整故鄉稅、支持大量地方振興協力隊員入鄉協力、東京都減壓措施等等。

  自2014年以來,地方創生政策貫穿中央與地方,引動絕大多數的市町村公所,紛紛動員在地的產學研社討論自身的問題與對策,在爭取到中央的支持後推動了許多各有創意的地方創生事業計畫。而累計超過五千人的地方振興協力隊員也在地方上開展出許多動人的故事,臺灣的網路新聞平臺《新聞上下游》即製作特別專題,提供相當精彩的案例。


多樣的案例

  坊間書籍或網路媒體都可以方便搜尋到許多日本案例,特別是偏遠的小鄉村,累積了各式各樣的動人故事,其共同點就是凝聚了眾人的意志,發想出吸引人的行動手法,有效安頓現住者的需求又創造新的吸引力。此中,「關係人口」的研判很重要,大家很認真地觀察和分析,我們的地方創生要陪伴、服務哪些人?什麼樣的服務可以到位,以致得以造成什麼樣的人口流動:不外流?回流?歡喜入住?不論城市大小,關係人口的分析都是必要的,進一步衍生出的行動才有差別。除了偏鄉的例子外,大都會旁的市鎮也可以發揮獨特的地方創生作用。

  與新北巿的區位角色類似,在東京都北方的茨城縣有一個笠間市的作法值得注意。笠間市設定的地方創生策略,有三個目標:建構能實現各階層居民期望生活環境、建構永續發展的城市、協助各世代的市民發展一生可以愉快工作的產業。因此我們看到他們積極整備不同世代需求的設施與服務系統、傳播宣傳在地魅力的資訊、建立空屋以吸引東京都民外移,並推動共乘制度、協助傳統產業的傳承,甚至來臺灣設立交流事務所吸引臺灣遊客等。令人訝異的是笠間市只有七萬多人,大約與新北的泰山或五股相當,但其格局和視野何其不同!

  地方創生,並不是舉行煙火式的慶典、或是在偏鄉製造一個景點就能成功,這些方式往往都只能短暫地吸引遊客進入,一旦失去新鮮感,人潮就會散去,並非長久之計。理想的地方創生,就是要深入在地人的日常,讓產業帶動地方發展與商機,使得食、衣、住、行、育、樂環環相扣,成為地方創生的基礎元素。



回到新北:
地方的風吹起

  新北市今年4月正式突破400 萬人口,不但是全臺人口最多的都市,更與澳洲墨爾本、美國洛杉磯等國際城市並駕齊驅,同時也即將邁入升格直轄市10週年。

  其中,在29個行政區當中,有13個行政區人口規模超過10萬人,最高者為板橋區55萬餘人,另有11個行政區人口規模介於1萬人至10萬人、5個行政區人口規模不到1萬人,其中人口規模最小的為平溪區4千餘人。故,平溪、貢寮、瑞芳等區,即被列入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

  對新北市而言,代表山林的翠綠與象徵海洋的湛藍是最具得天獨厚的優勢:

  這片土地擁有豐沛的海洋資源,境內海岸線長達145公里,從八里、淡水一路延伸至貢寮,橫跨8個行政區,許多聚落更因海洋而富饒發展,透過打造「青春山海線」的旅遊品牌,讓這些豐富的資源重新躍上幕前,成為地方創生的起點。

  「青春山海線」囊括了淡水到貢寮三貂角的旅遊廊帶,包含如淺水灣、白沙灣、野柳地質公園、金山溫泉、十三層遺址、福隆海水浴場等熱門景點,並透過廣告行銷、善用地方特色與漁業資源,串起北海岸觀光景點、振興地方經濟。

  然而,打造地方景點隨之帶來的是「行的問題」:必須同步完善大眾交通規畫,才能讓人「進得來」。自「青春山海線」推出後,市府規劃了開行於淡水至野柳之間的客運路線,途經美麗的北海岸景觀,亦行經具有豐富藝文氣息的筠園、朱銘美術館,還有經典的地質景觀石門洞、野柳地質公園,賦予遊客更豐富的旅遊體驗。

  另外,農業再生、青年返鄉的意識抬頭,也讓近年有許多美好的故事在新北發生。例如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在三峽創立「甘樂文創」,成為三峽推動地方創生的據點,經過長年努力,成為當地的文創、公益、社區、工藝平臺。


汐止.水返腳
重新聚集的青年力

  位於新北市東北部的汐止區,有20 餘萬的人口,介於臺北市和基隆市之間的交通要道上,因昔日基隆河受海水潮汐影響,漲潮至此;又因大潮因逢河川水量大增,極易造成洪患,先民便以「水返腳」來稱呼舊時汐止。

  1860年臺灣開港後,許多外國人來臺設立洋行進行貿易。而汐止得利於地理位置之便,附近山區(如平溪、石碇、瑞芳等地)的茶農,先將茶葉運至水返腳街上的茶館,茶館將茶葉精製好後,即利用基隆河運至大稻埕輸出,使此地成為基隆河中游貨物往來的集散地,造就了汐止早期的繁榮鼎盛。

  而今的汐止,因緊鄰臺北市等優勢,近年工商業發達,大量外來人口移入,加上許多產業、廠辦在此落角,讓此區變身為新興的科技及商業重鎮──但汐止人並沒有忘記自己獨有的歷史與文化特色,如自發性成立的青年組織「返腳咖工作室」,即是該區青年返鄉、注入新活水的最佳例證,更詳細的內容也會在本期刊物中深入介紹。




瑞芳.十三層遺址
沉睡的城終將甦醒

  位於瑞芳、曾是礦業發展重地的水湳洞選煉廠(「十三層遺址」),現為新北市歷史建築,受《文化資產保存法》保護。今年中秋節,在台電公司、新北市政府、基隆市政府與中華文化總會的合作之下,共同舉辦「點亮十三層遺址計畫」點燈儀式,琥珀色燈光點亮座落在山坡上的巨大遺址,搭配優人神鼓現場近百人的戶外磅礡演出,共吸引上萬人見證,成為公共藝術活化文化資產新模式,增添了瑞芳的新亮點。

  俗稱「水金九」的水湳洞、金瓜石、九份三個地區,是瑞芳聚集最多旅客的觀光勝地。早在19 世紀時,九份居民在小金瓜地區發現了金脈,使得原本只有九戶人家的貧窮村落,頓時聚集了三、四千戶的淘金人口;到了日治時期,大量的黃金從九份被輸往日本,讓九份的產金量攀上顛峰,獲得「亞洲金都」的名號,更被譽為「小上海」、「小香港」。

  然而,隨著金礦開採殆盡,採金事業走入歷史、人口大量移出,讓九份沒落了數十年──直至1989 年電影《悲情城市》上映,作為拍攝場景的九份、金瓜石聚落,才再次喚起民眾的記憶,想起那別有風味的蜿蜒老街,促動觀光效益重新蓬勃,甚至成為國際旅客來臺必遊的景點之一。

  簡單一句「走了金礦業、來了旅遊業」,道盡了瑞芳的產業轉變。本期內容也以歷史人文之角度切入,如重現臺灣礦業榮景的「礦工文史館」和打造心靈憩所的「新村芳書院」,都是該區地方創生的佳例;藉由專訪,我們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人與環境的緊密羈絆,讓沉睡的城找到靈魂蛻變的窗口,再次復甦。



山中小鎮.石碇
續寫連綿章節

  石碇,一個山明水秀的小鎮,境內的翡翠水庫是提供大臺北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從沿岸眺望之,更能看見一片翠綠相間的自然美景,也因此具有「千島湖」的美名。

  清朝時期,石碇市區的東街、西街就位於淡蘭古道上,同時是陸上與水路的交通要道,因此快速發展為臺灣北部茶葉的重要集散地,鄰近鄉鎮如坪林、平溪、深坑等地的茶葉,都集中到石碇來賣,持有「小迪化街」之別稱。

  到了日治時期,石碇因煤礦的大量開採而繁榮,當時礦工最多曾有7000 多人,商店街曾一度繁華不已,但隨著資源逐漸枯竭,產業終也沒落,人口大量移出。雖然今非昔比,但往日老街的風味仍有相當程度之保留,加上此區現代化開發較少,這股清幽氣息依舊尚存,自然成為遊客的休閒好去處。

  這麼美好的地方,若是一首歌,該如何傳唱出去?近年,石碇開設了一間「螢火蟲公益書屋」,創辦人葉家豪從小在石碇長大,因不忍故鄉持續凋零而返鄉創辦書屋,他結合了自身高學歷的背景,讓在地孩童能透過書本接觸多元知識,更舉辦課輔、農村體驗等活動,引領村民重新思考人與生態的意義─此舉儼然續寫了石碇的下一頁新生,讓家鄉之事美好發散。

  從地方看向城市,從城市看入地方。這麼多的故事,現刻即將映入眼簾。讓我們以心為眼,探尋這些人的觀點、價值,讓我們以眼為心,閱讀的同時,感受地方的美,就在日常之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NO.35|以美術館為後盾——新北藝術史的建立-專訪蔣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