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菜市場裡的浪漫

菜市場,優雅的浪漫,尤其買完菜一坐下,奶茶配烤餅歇歇腿,無意間想起一句名言,可以做為逛菜市場的原則:「上帝拿走你一樣東西,說不定是把更好的給你。」心情鬱悶時,誠摯邀請你到菜市場走一遭。






邱承宗
1954年出生的邱承宗,畢業於日本東京攝影專門學校,回臺後創辦「紅蕃茄」出版社。從雜誌美術編輯起家,再赴日學習商業攝影,最後經營出版社。雖然從小就開始拿起畫筆,但直至不惑之年,才完成第一本繪本著作,成為專職的創作者。創作過程中強調主動觀察的重要性,多看多停留五分鐘,就能有更細緻更意外的收穫。




城市的甦醒從菜市場開始,經常天還沒亮,一輛輛卡車運來新鮮的蔬果,肉販打呵欠的同時,一刀狠狠剁在砧板的豬腿上。忙了一陣子,熟門熟路的附近居民踏著悠閒的腳步走過來。

人生錯過的東西太多,不能再錯過菜市場。

「對啦,就是這種魚,整條蒸,切片下來加醬油煮,煎炸都可以。對啦,老人家怕火氣大,蒸最好。」

菜市場內最侃談健康飲食的仍莫過於菜販。

愈近中午,熙攘之聲愈豐富,一如擺在攤位上的整排各種部位的豬肉,要是少了吆喝和聊天式的討論,豬肉豈不太寂寞?

中和的緬甸街風味更是特殊,中央的菜市場仿若雲深不知處的秘境,泰式料理需要香茅、南薑,可能全新北市只有這裡貨色最齊全。來到這裡,請勿急躁,勿餓死鬼般盯著烤窯張望,店家保證你在離去前必打個五味俱全的飽嗝。整條街都是緬甸菜的館子,「雲南口味」周休三天,價格便宜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偌大一碗涼拌米線才五十元。

店內菜單寫的是緬甸文,想像的到一或兩個世代前,在緬甸、泰國交界處自成一世界的孤軍,他們帶來新的文化,一天天染入臺灣,使這片土地益發的多元、多歡樂、多美食。
三峽公有市場另一幅畫面,二樓的阿香麵店清晨六點半即營業,魯肉飯、燙青菜配豬血湯,早餐吃得飽、吃得滿意是一天美好的開始。

買完菜,照例登上三樓喝杯咖啡,誰能料得到浪漫藏在菜市場。緩緩坐下,照例跟腳邊擱菜籃的阿媽說兩句日常,和路過的阿北打個招呼。不論你對人生多挑剔,浪漫會告訴你,忙裡偷閒是舒筋祛悶的最佳方法。

當你提著滿滿菜籃步出市場,緩緩邁上回家的路徑,福美軒前已排起人龍,說到底,香脆內嫩的金牛角最能延續清早開始的好情緒,三峽人不就如此充滿創造的能力。

我不是早起的人,錯過了朝市雖有遺憾,但也另有收穫。去黃昏市場走走,三峽的菜商懂得懶人的心情,每樣蔬菜擺設得如同名店的女裝,可以挑揀,甚至能買一小把。兩人的小家庭,到了這裡得到解救。

愛上黃昏市場是到某個朋友家裡吃飯,好幾樣青菜是平常見不到的。對方得意地說,朝市與晚市的顧客群有差別,朝市的顧全大局,為全家人考量最佳的平均值,晚市的偏愛自己。

不僅三峽,淡水兩處黃昏市場,林口、板橋、汐止都有,若得空,趁太陽下山前散步一趟,騎輛腳踏車,騎呀騎的永和市場還沒結束,已經進了中和市場,若勤快點,甚至過個橋到新店民族路口的黃昏市場,拎兩斤紅豆年糕回家,晚上寫稿當宵夜。

菜市場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牢牢維繫成一種在地的文化,拿今天來說,我問熟識的魚攤阿財:「好久沒吃到白帶魚,有嗎?」

他爽朗的回道:「大哥,你想吃白帶魚,好,一有現釣我馬上Line你。」

下午四點,手機震動,一行字:「大哥,快點來,一尺多,還在游。」

晚飯有了主角,親愛的帶魚,感謝你在我忙碌一天後帶來美好的句點。


處處有小驚喜、充滿人情味的傳統市場,激發人的無限好奇心。



文字/張國立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線上電子書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NO.29│塵封的記憶 日治時代採礦史│走讀猴硐

NO.35|燈篙揚旗,建醮祈安 蘆洲國姓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