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9│乘著影像與文字的翅膀翱翔│新詩王子張日郡
張日郡寫詩,不關在房間,不神遊在電腦前,
而是走訪大自然,踩踏泥土,呼吸微風,
所烹煮出的詩句,呈現獨特的深厚生命力。
從大學時代開始創作,參加過大小比賽拿過不少獎項的張日郡,2009年參加高雄縣打狗鳳邑文學獎,以美濃黃蝶翠谷為題材獲得獎項,得獎之後一段日子作品寄來,卻對當時所閱讀參考的蝴蝶名字樣貌模糊,加上受到吳明益老師作品啟發和國藝會贊助的助力,探尋多年來創作之路在這年有了明確的方向,於是他開始背起單眼相機,朝攝影與生態書寫之路行去。
張日郡
1985年生於雲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擅長攝影與自然觀察寫作,出版攝影詩集《離蝶最近的遠方》、《背水的人》,散文攝影集《迷霧──步行書》等書籍,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出版補助、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大文學獎、及雲林縣文化藝術獎、蘭陽文學獎等大獎,作品《水底的神明──遙敬石門水庫底的土地公》更榮獲第五屆新北市文學獎──成人組新詩類首獎肯定,致力於踏查記錄臺灣自然生態,以影像和文字連結創作出獨特魅力的新詩作家。
追逐蝴蝶影像 幻化動人詩篇
關於影像自然書寫,張日郡有著自己的堅持。2009年開始,張日郡成為追蝶的詩人,背起單眼到臺灣各地蝴蝶現蹤之處,曾經多次至太平山追尋當地獨有、1989年被列入為一級保育瀕危物種、生長範圍僅在宜蘭太平山到北橫明池區域的寬尾鳳蝶,查閱資料後,多次前往卻未能尋見,直到有一次又開著車前往太平山,抵達步道時特別在一棵老樹下,學著原住民向步道上的老樹神禱告,說明想親睹寬尾鳳蝶的心願,「奇蹟出現了!」張日郡興奮地說道:「約莫十分鐘,寬尾鳳蝶如森林的仙子般降臨在我眼前的溪水旁,停留了有五分鐘之久,那五分鐘,時間彷彿靜止了!」令人驚豔的際遇讓張日郡感動莫名,詩興大發。他把這段和寬尾鳳蝶的奇遇寫在《離蝶最近的遠方》攝影詩集裡。親眼看見寬尾鳳蝶後才知道,原來牠是體積像隻小孔雀般的超大型鳳蝶,看資料時還誤以為牠如同一般鳳蝶大小,惟有親睹才能享有的悸動,成為日後張日郡注入影像詩文創作的靈感源頭之一。
透過影像強化回憶和觀察細節,自2009年到2015年持續拍攝蝴蝶多年,對蝴蝶和大自然觀察有著特別的鍾愛,張日郡說,這段期間曾多次搭船到蘭嶼,追尋瀕臨絕種的當地特有珠光鳳蝶;還有次到埔里拍淡紫粉蝶時,發現有一隻奇異地停留在葉片上而且腹部翹起,回到家看照片,才發現所拍攝的畫面上方還有另一隻淡紫粉蝶正做俯衝而下姿勢,但拍攝當下卻未發現,查書後方才了解停在葉片上腹部翹起的淡紫粉蝶是發出拒絕粉蝶俯衝下來求愛的訊息,與自己解讀的畫面訊息正好相反。在觀察大自然萬物時,會發現萬物與人類有著相仿的行為模式,而觀察時的解讀並不一定正確,正因為人們對大自然瞭解的太少,因此有感而發地在《離蝶最近的遠方》書中寫了這段大自然生物與人類行為相彷的詩作。
張日郡也會先寫完詩,再找尋適合搭配的照片。曾以三行詩「最堅固的關係:當光將你的影子推入溪水,最堅固的關係」來表現人的孤獨感,在整理圖檔中,偶然看到一張蝴蝶吸水而影子恰巧倒映在溪水上的照片,與筆下現代人的孤獨身影相似,感覺一拍即合,完成了這首影像詩。在《離蝶最近的遠方》第一本詩集中,他運用多種書寫方式,寫下一首又一首給蝴蝶們的詩文,以及像〈蝶的三首〉──「在開始戀愛之前,他已經備妥,只有妳才看得懂的種種飛翔的術語」──這般給蝴蝶的情詩。
背水的人 臺灣河川地影像敘事詩
從取自大自然的題材卻充滿深度隱喻與生命課題的第一本攝影詩集《離蝶最近的遠方》延伸,因為蝴蝶總愛停留在溪水河川上吸水,長期走訪臺灣河川,讓張日郡產生深度探索臺灣河川的意念,於是踏查了臺灣二十條河川,今年出版了第二本攝影詩集《背水的人》,以黑白照片和新詩呈現,「記得我搭高鐵在新竹站下車,沿著站旁邊頭前溪畔的產業道路,一直往注入海的方向走去,走了五、六個小時,沿途杳無人煙,樹不多,有許多大水管和廢棄物,沒什麼風景可言,一個人一直走,有時候覺得很無聊。」張日郡回憶走訪河川時的觀察,孕育人類生命和產業之河,是否受到人們忽視,沒有好好愛惜保育呢?在新作中,張日郡作了許多面向的觀察、探討和詢問。
雲林出身的他,長大後雖然長期在臺北讀書居住,仍不時返鄉探看老家和父母。家鄉是根,是魂縈夢繫之地,也是他創作的元素。2015年張日郡參加雲林口湖一年一度盛事「牽水狀」,當時正逢第一百七十周年祭儀,「牽水狀」是為了緬懷與超度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臺灣西岸發生「六七水災」,導致當時虎尾溪、北港溪沿海一帶全遭淹沒,居民死傷無數,為紀念罹難的先民,而舉辦具有慎終追遠意義的特殊祭典。張日郡開車到口湖參加祭典,第一天適巧遇到颱風過境引起的西南氣流,大雨滂沱,車窗外路面、田間四處積水,一度視野模糊,道路、田地、大排、和海交融在一起的灰濛景象,好似當年的水災情境重現。驟雨初歇後,沿著濱海鄉鎮續行,這才發現田裡的墓地竟然都泡在水裡了,讓張日郡感懷「水底的先民們」不知歷經了幾多大風雨,入土仍不為安的無奈,於是寫下〈水底的祖先〉這首詩,收錄在今年出版的詩集《背水的人》裡,藉由詩作自省,同時思考人類生活與土地、溪流的關係。
還有一次張日郡搭車來到枋寮車站,下車準備沿著海堤向佳冬、林邊步行,屏東沿海一帶由於地層下陷,進入颱風季就要與淹水抗戰,沿途的景象可以想見,有許多墊高的房子、比地面低的房子,以及不遠處波濤不斷拍打聲,其中有一幕至今仍令張日郡難忘:大大小小的水管沿著海堤排山倒海似地築起,一頭伸向大海,另一通往養殖魚塭,得跨越每一根水管才能順利往前行,龍膽跟午仔魚養殖戶控制電表的電杆密集地插在一起,再過去,是被無數水管所纏繞的大排水溝,數不清的乳白色塑膠水管好似很自然地就「長」在那裡,用不同顏色的噴漆,標示著屬於不同的主人。這些水管對於當地人有著生生相惜的意義,「彷彿臍帶般餵養著無數的龍膽跟午仔、餵養著生長在這一塊家園不斷下陷的人們。」張日郡回憶地說道,被水管橫霸海邊所震撼的沿海之行,讓他拍下許多照片,同時也陷入困惑與長思。以家為海,祭祀著「水仙尊王」的居民們,或許,就算家園土地陷落,依然要用盡氣力要在這塊土地生存下去吧!「互相纏繞糾結的水管,似乎隱喻著生命的集合、家族的集合、痛苦與快樂的、權力與利益的、求生的集合」,張日郡敘述著當時整條馬路上就只有自己一個人,撐傘穿著雨衣拿著相機,他將耳朵貼在水管,試圖從像臍帶般連通人與自然的水管中,聽見什麼樣的聲音。
書寫自然 尊重天地萬物
對於張日郡來說,靈感不是虛無飄渺的空夢,而是觀察生活,紀錄生活,定時閱讀,規律寫作,像醃漬品般積蓄,並花時間醞釀,這才是他讓靈感入味的方式。以榮獲第五屆新北市文學獎成人組新詩類首獎的作品〈水底的神明──遙敬石門水庫底的土地公〉為例,是他看到石門水庫缺水,水庫水位低到底線,露出底下的土地公廟,居民因缺水而趕緊向土地公祈雨禱告的新聞,讓他回想起小時候,父母總是告誡著要小孩不要去溪邊或海邊戲水玩耍,以免溺水。無論是缺水或溺水,人們對水總是懷著敬畏的心態,卻在使用時毫不眨眼地浪費水資源。如果水庫的水維持在高水位時,人們還會在意水底的神明嗎?還是只有缺水時才會想到臨難拜神呢?張日郡觀察人們對水的複雜情感並寫成此詩,表達自己對人們矛盾行為的困惑。
而是走訪大自然,踩踏泥土,呼吸微風,
所烹煮出的詩句,呈現獨特的深厚生命力。
從大學時代開始創作,參加過大小比賽拿過不少獎項的張日郡,2009年參加高雄縣打狗鳳邑文學獎,以美濃黃蝶翠谷為題材獲得獎項,得獎之後一段日子作品寄來,卻對當時所閱讀參考的蝴蝶名字樣貌模糊,加上受到吳明益老師作品啟發和國藝會贊助的助力,探尋多年來創作之路在這年有了明確的方向,於是他開始背起單眼相機,朝攝影與生態書寫之路行去。
張日郡
1985年生於雲林,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擅長攝影與自然觀察寫作,出版攝影詩集《離蝶最近的遠方》、《背水的人》,散文攝影集《迷霧──步行書》等書籍,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創作出版補助、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大文學獎、及雲林縣文化藝術獎、蘭陽文學獎等大獎,作品《水底的神明──遙敬石門水庫底的土地公》更榮獲第五屆新北市文學獎──成人組新詩類首獎肯定,致力於踏查記錄臺灣自然生態,以影像和文字連結創作出獨特魅力的新詩作家。
2015年6月30日於宜蘭土場溪拍攝的寬尾鳳蝶。 |
追逐蝴蝶影像 幻化動人詩篇
關於影像自然書寫,張日郡有著自己的堅持。2009年開始,張日郡成為追蝶的詩人,背起單眼到臺灣各地蝴蝶現蹤之處,曾經多次至太平山追尋當地獨有、1989年被列入為一級保育瀕危物種、生長範圍僅在宜蘭太平山到北橫明池區域的寬尾鳳蝶,查閱資料後,多次前往卻未能尋見,直到有一次又開著車前往太平山,抵達步道時特別在一棵老樹下,學著原住民向步道上的老樹神禱告,說明想親睹寬尾鳳蝶的心願,「奇蹟出現了!」張日郡興奮地說道:「約莫十分鐘,寬尾鳳蝶如森林的仙子般降臨在我眼前的溪水旁,停留了有五分鐘之久,那五分鐘,時間彷彿靜止了!」令人驚豔的際遇讓張日郡感動莫名,詩興大發。他把這段和寬尾鳳蝶的奇遇寫在《離蝶最近的遠方》攝影詩集裡。親眼看見寬尾鳳蝶後才知道,原來牠是體積像隻小孔雀般的超大型鳳蝶,看資料時還誤以為牠如同一般鳳蝶大小,惟有親睹才能享有的悸動,成為日後張日郡注入影像詩文創作的靈感源頭之一。
透過影像強化回憶和觀察細節,自2009年到2015年持續拍攝蝴蝶多年,對蝴蝶和大自然觀察有著特別的鍾愛,張日郡說,這段期間曾多次搭船到蘭嶼,追尋瀕臨絕種的當地特有珠光鳳蝶;還有次到埔里拍淡紫粉蝶時,發現有一隻奇異地停留在葉片上而且腹部翹起,回到家看照片,才發現所拍攝的畫面上方還有另一隻淡紫粉蝶正做俯衝而下姿勢,但拍攝當下卻未發現,查書後方才了解停在葉片上腹部翹起的淡紫粉蝶是發出拒絕粉蝶俯衝下來求愛的訊息,與自己解讀的畫面訊息正好相反。在觀察大自然萬物時,會發現萬物與人類有著相仿的行為模式,而觀察時的解讀並不一定正確,正因為人們對大自然瞭解的太少,因此有感而發地在《離蝶最近的遠方》書中寫了這段大自然生物與人類行為相彷的詩作。
張日郡也會先寫完詩,再找尋適合搭配的照片。曾以三行詩「最堅固的關係:當光將你的影子推入溪水,最堅固的關係」來表現人的孤獨感,在整理圖檔中,偶然看到一張蝴蝶吸水而影子恰巧倒映在溪水上的照片,與筆下現代人的孤獨身影相似,感覺一拍即合,完成了這首影像詩。在《離蝶最近的遠方》第一本詩集中,他運用多種書寫方式,寫下一首又一首給蝴蝶們的詩文,以及像〈蝶的三首〉──「在開始戀愛之前,他已經備妥,只有妳才看得懂的種種飛翔的術語」──這般給蝴蝶的情詩。
|
從取自大自然的題材卻充滿深度隱喻與生命課題的第一本攝影詩集《離蝶最近的遠方》延伸,因為蝴蝶總愛停留在溪水河川上吸水,長期走訪臺灣河川,讓張日郡產生深度探索臺灣河川的意念,於是踏查了臺灣二十條河川,今年出版了第二本攝影詩集《背水的人》,以黑白照片和新詩呈現,「記得我搭高鐵在新竹站下車,沿著站旁邊頭前溪畔的產業道路,一直往注入海的方向走去,走了五、六個小時,沿途杳無人煙,樹不多,有許多大水管和廢棄物,沒什麼風景可言,一個人一直走,有時候覺得很無聊。」張日郡回憶走訪河川時的觀察,孕育人類生命和產業之河,是否受到人們忽視,沒有好好愛惜保育呢?在新作中,張日郡作了許多面向的觀察、探討和詢問。
雲林出身的他,長大後雖然長期在臺北讀書居住,仍不時返鄉探看老家和父母。家鄉是根,是魂縈夢繫之地,也是他創作的元素。2015年張日郡參加雲林口湖一年一度盛事「牽水狀」,當時正逢第一百七十周年祭儀,「牽水狀」是為了緬懷與超度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臺灣西岸發生「六七水災」,導致當時虎尾溪、北港溪沿海一帶全遭淹沒,居民死傷無數,為紀念罹難的先民,而舉辦具有慎終追遠意義的特殊祭典。張日郡開車到口湖參加祭典,第一天適巧遇到颱風過境引起的西南氣流,大雨滂沱,車窗外路面、田間四處積水,一度視野模糊,道路、田地、大排、和海交融在一起的灰濛景象,好似當年的水災情境重現。驟雨初歇後,沿著濱海鄉鎮續行,這才發現田裡的墓地竟然都泡在水裡了,讓張日郡感懷「水底的先民們」不知歷經了幾多大風雨,入土仍不為安的無奈,於是寫下〈水底的祖先〉這首詩,收錄在今年出版的詩集《背水的人》裡,藉由詩作自省,同時思考人類生活與土地、溪流的關係。
還有一次張日郡搭車來到枋寮車站,下車準備沿著海堤向佳冬、林邊步行,屏東沿海一帶由於地層下陷,進入颱風季就要與淹水抗戰,沿途的景象可以想見,有許多墊高的房子、比地面低的房子,以及不遠處波濤不斷拍打聲,其中有一幕至今仍令張日郡難忘:大大小小的水管沿著海堤排山倒海似地築起,一頭伸向大海,另一通往養殖魚塭,得跨越每一根水管才能順利往前行,龍膽跟午仔魚養殖戶控制電表的電杆密集地插在一起,再過去,是被無數水管所纏繞的大排水溝,數不清的乳白色塑膠水管好似很自然地就「長」在那裡,用不同顏色的噴漆,標示著屬於不同的主人。這些水管對於當地人有著生生相惜的意義,「彷彿臍帶般餵養著無數的龍膽跟午仔、餵養著生長在這一塊家園不斷下陷的人們。」張日郡回憶地說道,被水管橫霸海邊所震撼的沿海之行,讓他拍下許多照片,同時也陷入困惑與長思。以家為海,祭祀著「水仙尊王」的居民們,或許,就算家園土地陷落,依然要用盡氣力要在這塊土地生存下去吧!「互相纏繞糾結的水管,似乎隱喻著生命的集合、家族的集合、痛苦與快樂的、權力與利益的、求生的集合」,張日郡敘述著當時整條馬路上就只有自己一個人,撐傘穿著雨衣拿著相機,他將耳朵貼在水管,試圖從像臍帶般連通人與自然的水管中,聽見什麼樣的聲音。
2016年10月8日攝於屏東枋寮。 |
書寫自然 尊重天地萬物
對於張日郡來說,靈感不是虛無飄渺的空夢,而是觀察生活,紀錄生活,定時閱讀,規律寫作,像醃漬品般積蓄,並花時間醞釀,這才是他讓靈感入味的方式。以榮獲第五屆新北市文學獎成人組新詩類首獎的作品〈水底的神明──遙敬石門水庫底的土地公〉為例,是他看到石門水庫缺水,水庫水位低到底線,露出底下的土地公廟,居民因缺水而趕緊向土地公祈雨禱告的新聞,讓他回想起小時候,父母總是告誡著要小孩不要去溪邊或海邊戲水玩耍,以免溺水。無論是缺水或溺水,人們對水總是懷著敬畏的心態,卻在使用時毫不眨眼地浪費水資源。如果水庫的水維持在高水位時,人們還會在意水底的神明嗎?還是只有缺水時才會想到臨難拜神呢?張日郡觀察人們對水的複雜情感並寫成此詩,表達自己對人們矛盾行為的困惑。
2015年7月攝於雲林口湖。 |
〈水底的祖先〉
退潮時,我沿著海過來
大雨後的天空還倒映在祢的墓地
像一塊偷不走的黃金
水底的祖先,我的沉默亦如金
入土不為安,需要多少個日夜才能 祛除
靜止肉身裡多餘的鹽份與寒氣
以為祢永遠安睡
安睡在賴以為生的土地之上
慢慢長成一棵樹,樹成森林
每一片綠葉都像孩子們在圖畫紙裡 描繪的眼睛形狀
如今,它更像是……更像是……
──張日郡
文字/蔡淞雨 圖片提供/張日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