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8│穿越時空 置身立體的歷史中│ 金瓜石「五金行小舖」的老屋故事

金瓜石舊酒保口附近,如今的五號路上,
一間翻修自小五金行的老屋靜佇於此,
保留了金瓜石地區特殊的駁坎邊坡及原本的房屋樣貌,
還有第二任屋主陳盈潔夫妻,那愛護老屋的心。













五金行小舖 第二任屋主陳盈潔
臺灣大學城鄉與建築研究所碩士。曾任黃金博物園區創園營運推廣組組長,從事文化保存相關工作至今已有15年,目前為非營利組織「台灣永續旅行協會」創會理事長,擁有國際Travelife與Green Destination認證單位合格稽核師資,2018年正式成為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認可臺灣第一位GSTC訓練師。認為「特色旅遊」是臺灣的潛力,希望透過推動「永續旅行」概念,激發文化保存、環境保育與社區回饋意識,促進臺灣鄉村的特色保存以及增加在地社區的正向能量。










五金行小舖整修前的早期影像。




如果說今日的九份忙著為自己梳頭擦粉,好能面見來自全世界的旅人,那麼金瓜石就是那執拗地站在簾後,未肯輕易媚世的素樸姑娘。

金瓜石曾經是東亞金都,地下有600公里綿延曲折的礦道,地上是日本人為金礦開採而發展出的聚落,有十分完整的生活圈規劃,「消防系統、電力系統、運輸系統、坑道系統、學校、郵局、警察局、宿舍、醫院、電影院(俱樂部)、運動場」一應俱全,其中對民生最重要的,就是「供應社」。

「供應社便是物資供應的中心──因為金瓜石除了黃金外什麼也不產,供應社維持了一家大小一整天的生活。一樓販賣如磺火燈、衣物、毛巾、盥洗用品、調味料、油、肉品、蔬菜水果、米及麵粉等,二樓則販賣文具、瓷器、布匹等,儼然當時的大賣場。」臺人稱呼供應社為「酒保」,酒保外的階梯就稱為「酒保口」。

日人離去,臺金公司接手礦區,「酒保口」仍然是金瓜石最熱鬧的路口,攤販熱熱鬧鬧地叫賣,各式商號做著生意,服務著臺金公司一萬多名員工,酒保口商圈是金都最充滿「人氣」與「生活感」的路口。這裡有家小五金行,颱風天前夕,沒有招牌的小五金行裡就會人來人往,買鐵釘買紙板買紗窗買鎖⋯⋯,趕緊回家做好防颱準備。

一朝金盡,人群散去,當酒保口的洗衣房與鐵工廠都已夷為平地,只剩以前那家無招牌無名號的小五金行,樓房仍在,成了立體的歷史遺物。



靜佇於五號路上的五金行小舖。



小五金行的故事

小五金行是金瓜石人童家三代真實生活的空間場景。1941生於日治末期的童光明,因為光復後金瓜石的礦業移交臺金公司,家中祖父在此時獲得「監工」一職,分配到如今的小五金行這棟樓房做為宿舍,這樓房成了全家安身立命之處。


祖父、父親、包括童光明自己都是臺金公司的員工,祖父後來調至水湳洞,1977年,父親退休搬至新店,童光明買下這棟小樓房,開起了小五金行,也兼賣些水果,夏天還擺出冰攤,一樓是店面,二樓是房間⋯⋯。兩層樓加起來才十坪大小的空間,很難想像光是二樓就可以睡七個人!原來以前廁所、衛浴都是在屋外,那真是克難生活的年代啊!

小樓房有個「特色」,它只有三面牆,第四面牆其實是「人字砌」駁坎,是山壁的擋土牆,這面山壁駁坎往往帶來溼氣和穢氣,他們就用草竹、棉被去覆蓋,生活也就這樣地過下去。1981年,臺金公司經營困難,人潮外流,1985年小五金行結束營業,1987年臺金公司正式結束。

小五金行隨著採金浪潮的止息,也靜止在酒保口,在風吹雨打中頹圮。日月悠長,十幾年光陰過去,一直到了2003年,遇上因工作來到金瓜石的陳盈潔,它的命運再度改寫。當年在管理顧問公司上班,來金九地區進行「商圈輔導」的陳盈潔,對小五金行的第一印象是──「只有三面牆,有一面靠著駁坎,說好聽是成了一堵天然的牆壁,講白了就是只有三面牆,山壁那側要時常和岩縫中溢出的溼氣、穢氣共存,非常難以處理。加上累積了十幾年的垃圾,看上去就像一座廢墟。」

當時年輕的她跟先生覺得這房子有故事;位置就在路邊,交通稱得上方便;因為先生是建築設計專業人士,覺得「這樣靠著駁坎的房子,就建築角度來說很特別」,又是她喜歡的獨立邊間,畢業自臺大城鄉所,本身進行文化保存工作的她想著:「如果能把這往日金瓜石酒保口的五金行老屋保留下來,是人生中一件很棒的事!」一個浪漫的想法,一份保存老屋的熱情,小五金行因此易主,來自臺北的陳盈潔夫妻,成了五金行的新主人。





五金行小舖初期整修前的施工圖。




金瓜石老屋保存的困境

劉克襄在〈裡台灣‧走路到九份〉一文中,講述他從瓜山國小出發,從金瓜石走「山尖古道」往九份去一路上的見聞,他提到五號路上,許多空置的老屋再利用──「比如,國小不遠的獨棟房舍五金行小舖,靜中取雅。」

雅則雅矣,可是要維持這靜中之雅,替路過旅人及後人留下眼中的老屋風景卻不容易。浪漫和熱情終究要遇上現實的考驗,讓金瓜石的老屋群不斷毀壞及流失的那隻「怪手」是?「20年來一直不能解決的就是土地和建管問題!」談起金瓜石聚落的亂象,陳盈潔感嘆地說:「金瓜石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不是社區營造,而是能夠建立跨局處的單位及窗口,徹底處理複雜的土地、建管、老屋活化問題,讓有心想要保存老屋的人可以透過公單位的鼓勵政策與協助,合法地去活化老屋。」

與九份比鄰又有類似的歷史背景,九份的民宿能夠合法經營,金瓜石地區卻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因過去地目設定等課題,即使費盡心力辦理土地承租,甚至買下土地產權及地上物,也用心維持著老屋的原貌,卻不能「合法地」經營民宿。這樣困難重重與繁瑣政策,老屋留下,卻只能任憑它空著,這樣的做法如何鼓勵大家願意保存自己家的老屋?




五金行小舖整修前的樣貌。




老屋修繕也是一大難題,她說:「老屋維管,每年都要花臺幣十萬元!像五金行小舖裡有駁坎,特別溼,除溼就特別重要,之前也出現過白蟻,只好換掉白蟻喜歡的建材。」修繕的成本常常是看不見的,光是「維持現狀」,就是一大負擔。

如果能夠有整體的規劃,讓老屋留下,並根據各自特性設計成不同的空間,不管供人遊覽、休憩或居住,有合理的收益回流到老屋本身,不僅能成為修繕老屋的成本,也能鼓勵在地聚落的居民願意一起去維護老屋。老屋,如果可以欣賞,還能夠生財,並繼續記憶金瓜石的一切,留給後人更多的故事,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老屋無法保存,加蓋增高的狀況又一直在聚落中發生,她說:「如果沒有跨局室進行地區老屋保存配套政策整合,任何的『文化遺產』專案計畫在金瓜石恐怕都難以看到成效。」曾經身為公職人員的她,想為聚落老屋保存做點什麼,卻也感到無力!


五金行小舖初期整修前的施工圖。


記憶與再生 老屋永續

以前的鄰長過世了,對面的鄰居阿伯記憶力減退,開柑仔店的阿婆,會交棒給誰?如今聚落益顯冷清,年節時分,晚輩們回來老家燒香,而老房子的產權會愈加細碎,成為愈來愈難釐清與處理的問題。

十多年前,陳盈潔買下小五金行,為了保留地貌,保留老屋的空間,也曾設籍金瓜石,也曾帶孩子回到金瓜石來上課,認真想在金瓜石住下來,她曾經如此浪漫地想著,因為覺得金瓜石很美,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有了家庭,有了牽絆,要為生命中的更多人與事負責,不得不離開金瓜石,卻一直放不開五金行小舖,總覺得留著「老房子」,應該還可以做一點事吧?又擔心著萬一真轉手他人,努力了這麼久維護著的老房子樣貌,會不會被弄得亂七八糟?

過去只是店面的兩層樓老屋,如今被規劃成有廁所有廚房適合一個人長住的空間,保留了五金行原本的樣貌,現在是一棟能供給台灣永續旅行協會會員與朋友住宿的客棧。陳盈潔說:「歡迎來長住,請來好好體會金瓜石的美!」




維護有駁砍的老屋極度花工,,修繕成本常常是看不見的。



另看臺北市「2017老屋新生大獎」的核心精神是「新生」、「再生」、「共生」。「『新生』,以老屋資源再造,延長建築新生命週期。『再生』,以最低環境負荷,優化生活無限可能。『共生』,人性出發融入自然,與環境共存共榮。」回看五金行小舖,它已然新生,並且再生,如今,承載老金瓜石人童家三代的故事和陳盈潔夫妻對老屋保存與活化的熱情,這棟樓房用全新的靈魂,將和諧地與金瓜石共生。




20年來一直不能解決的土地和建管問題,成為金瓜石老屋群不斷毀壞及流失的「怪手」。



好幸運的五金行小舖,它是棟幸運的老屋。當我們走過金瓜石的老屋群,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歷史現場,感嘆那一磚一瓦上的痕跡,更感謝守護那一磚一瓦的人,讓我們得以置身立體的歷史之中,成為有記憶的人。





文字/林麗秋
圖片提供/陳黎明、陳盈潔、陳昱安(山中合作社──常民建築故事展《對話記》)
參考資料/文化部104年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伍伍群聚空間計畫;
《金瓜石村落記憶庫合輯》小五金行、守著金九要道的堅毅勇士(p.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NO.34|假如音樂是愛情的食糧,就奏下去吧:呂柏伸

NO.30│沿著鐵道聽故事│萬新鐵路的前世今生

NO.35|燈篙揚旗,建醮祈安 蘆洲國姓醮